发表于 2017-01-04 14:44
2016年以来,在国家旅游局和省旅发委的关心指导下,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建设旅游强市目标,大力实施“三山一江一城”战略,积极推进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和井冈山、永新、遂川红色旅游一体化,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切实抓好落实红色旅游发展各项工作,全市旅游业发展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16年1-10月份,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036.53万人次、增长28.2%,旅游总收入503.89亿元、增长38.5%。井冈山是我市红色旅游发展的龙头,引领全市旅游业发展,截止到10月份,井冈山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5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3.91%;实现总旅游收入88.29亿元,同比增长14.86%。(2015年吉安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016.5万人次、增长28.3%,旅游总收入409.9亿、增长38.5%。2015年井冈山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84.46万人次,同比增长20.12%;实现总旅游收入108.06亿元,同比增长21.35%)。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红色旅游工作领导。一是启动井冈山红色旅游一体化工程。为推动红色区域联合发展,我市启动实施了井冈山、永新、遂川红色旅游一体化工程,成立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项资金,编制了《井冈山红色旅游一体化规划》,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二是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建设旅游强市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推进旅游强市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三是组织开展了专题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井冈山大学启动了“重走长征路、坚定跟党走、 共筑中国梦——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全国27所高校近千名学生实地探访井冈山斗争遗迹,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井冈山斗争精神。遂川横石村隆重举行了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红六军团西征主题雕塑落成揭幕仪式,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呈现,串联周边红色旅游景区(点),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游线。积极争取到国家旅游局大力支持,在井冈山市神山村和青原区渼陂古村举办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扶贫捐助活动,捐助神山村、渼陂古村两个红色旅游书屋图书15000册,资助井冈山市、青原区50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直到高中毕业。
(二)加快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一是按照规划大力推动全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注重科学、有序、适度开发。结合国家、省里的“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我市编制了《吉安市红色旅游发展专题规划》、《井冈山红色旅游一体划规划》,精心绘制吉安红色旅游发展蓝图。2016年联系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旅游战略研究所等规划专家团队免费编制了《神山村神山谷景观方案设计》、《茅坪乡“十三五”全域旅游规划》。现已完成全市13个县(市、区)旅游总体规划和60个重点旅游景区发展详规,形成了全市“三级”旅游规划体系。一批新的红色景区(点)如:永新三湾改编景区、贺子珍纪念馆、青原渼陂红色古村、青原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景区、万安康克清纪念馆等逐步进入到我市红色旅游线路中来,进一步丰富了我市红色旅游景观体系。二是大投入促进红色重点景区建设。扎实推进投资24亿元的罗浮片区及投资7.5亿元热水洲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成功引入总投资40亿元的永新红色教育基地项目;推进红色景区精品化建设,三湾景区4A级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随着重点红色项目的陆续建成,进一步丰富了我市红色旅游产品内容。三是扩大红色旅游总量。在做精做优井冈山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基础上,推进环中心城区、武功山景区建设和赣江沿线旅游与井冈山的深度融合,打造“大井冈”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推进井冈山龙市、青原东固、永新三湾等红色文化精品小镇建设;创新井冈山旅游业态,发展体育运动旅游,打造了井冈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依托自行车赛道,井冈山黄坳乡4A级乡村旅游点建设全面启动;大力发展低空飞行旅游,现井冈山直升机低空观光旅游已开通4条通航线路,累计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成为井冈山旅游新热点。加快井冈山红色旅游产业园和自驾车旅游营地的建设,做大红色旅游的体量。
(三)狠抓红色旅游精品项目建设。为加快红色旅游精品城市建设,我市坚持以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为主战略,把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加以推动。2016年1-3季度全市在建旅游项目90个,总投资268亿元;旅游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0个,旅游总投资72.61亿元;新开工旅游项目19个,总投资38.35亿元;新竣工项目10个,总投资13.02亿元。井冈山罗浮综合开发、井冈山低空飞行等项目列入全市重点项目由市领导挂点统筹调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制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截止到目前,井冈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红军故乡情景再现工程、井冈山民俗馆、东固革命烈士陵园二期等项目、“二七”会议旧址改造提升、挥师上井冈景观节点已建成开放,井冈山直升机低空观光飞行项目建设已试运营;井冈山罗浮片区综合开发已启动华润希望小镇建设;投资10亿的井冈山旅游会展商贸城项目、投资2亿的草坪红色文化广场项目、投资2.65亿的江西省军盾国防教育井冈山培训基地项目,以及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智慧井冈山建设项目、泰和县马家洲集中营改扩建项目、吉安县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项目等进展顺利。
(四)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一是创新红色旅游产品的展示模式。在井冈山主要公路实施了红军故乡情景再现工程,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建设了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馆、《黄洋界保卫战》3D电影等产品,以“情景再现”增强红色旅游趣味性,彻底改变了过去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文物陈列的静态单一模式,使广大游客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了当年红军战斗、工作和生活的情景,让游客在参与中体验红色历史,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创造性地推行红色拓展培训。依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全国各级机关在井冈山设立的培训基地,以建党95周年为主调,结合“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针对党员干部推出了井冈山精神和党性修养专题培训课程,通过生动活泼、互动体验性教学,既锤炼了党性修养,又体验了身心欢乐。井冈山借助“全国研学旅游目的地”优势,创新开发了“走一小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向革命先烈献一束花,吃一顿红军套餐,看一场红色歌舞,学唱一首红军歌谣”等红色拓展培训活动,通过再现革命情景、体验红色文化、考验自我品格、熔炼团队精神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增强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时代感和感召力,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青少年上井冈山接受“红色洗礼”。据统计,1-10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等20多家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班3000多期,培训学员18万余人。三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井冈山市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为契机,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古色相结合,以红带绿、以绿衬红,大力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旅游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井冈山推出了杜鹃山等绿色产品,我市正在重点建设以武功山、青原山等为代表的山岳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青原富田古镇、万安田北农民画村、井冈山茅坪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休闲假度产品,以吉水库区、万安湖、峡江水利枢纽等为代表的赣江水上旅游观光休闲产品,以武功山温泉、汤湖、热水洲温泉等为代表的温泉度假疗养保健旅游产品,以庐陵文化生态园、吉州窑、文天祥纪念馆等为代表的庐陵文化旅游产品,全市正逐步形成“红、绿、古”交相辉映的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摇篮 绿色家园”品牌形象。
(五)强化红色旅游宣传推介。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节庆、宣传推介会、座谈会,以及邀请媒体采风、旅行商踩线、开展网络营销等,提升吉安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举办各类红色旅游节庆宣传活动。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井冈山杜鹃花节系列活动。二是开展重点客源城市和交通节点城市宣传促销活动。瞄准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福建、香港等重点目标市场和井冈山机场航线、京九铁路沿线等城市有计划地开展高频度、多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形成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互动,深度、有效地开发旅游客源市场。2016年,先后参加“跟着诗文游江西”江西旅游(北京)营销推介会、江西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旅游产业博览会、江西旅游(杭州)推介会等活动,与澳门十三行文化贸易促进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红色旅游的开发合作。三是广泛运用现代文学、歌舞和影视等艺术手段,提升革命传统教育的感染力。借助央视在茅坪八角楼革命旧址取材,拍摄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革命旧址景观直播节目,吸引电视连续剧《建军大业》正在井冈山拍摄。
(六)发挥红色旅游富民效应。红色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腾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富裕了老区群众。井冈山景区周边的农民大多成了 “农家乐”经营户以及从事旅游食品、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专业户,井冈山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产业的人数达5万余人,占井冈山市人口的25%,旅游从业人员的人均年收入达24000元。以当年红军生活的“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有400多家,户均年纯收入达8万多元。尤其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自2008年正式开演以来,共演出1300余场,观众达77余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个多亿,参加演出的600多位农民人均增收6000多元,形成了“白天干农活,晚上演戏”的新农村、新农民生活新风尚。井冈山茅坪神山村紧扣“井冈桃源、好客神山”主题旅游小村的定位,依托茅坪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全年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全村发展农家乐10家,打糍粑5家,旅游从业人员近50余人,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摘帽。据统计,井冈山旅游收入已占该市GDP的60%以上,井冈山也于2016年获评江西省“旅游强县”。红色旅游的富民带动效应不断显现,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七)构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系。一是下发《关于推进旅游市场秩序监管“双随机”抽查的实施方案》。创新旅游市场秩序监管方式,推广“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确立了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随机抽工作细则。二是开展各项文明旅游活动。根据国家旅游局新修订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制订了全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压缩不文明现象存在空间,大幅减少不文明行为。按照省旅发委《关于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旅游文明”主题活动的通知》,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旅游文明”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三是积极推动设立旅游法庭。井冈山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立了井冈山旅游法庭,并在各个景点设立了巡回法庭,青原区红色古村渼陂也设置了首个旅游法庭,及时排解各类旅游纠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红色旅游更是成绩喜人。但是,离上级领导和广大游客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大井冈”旅游经济圈构建工作进展缓慢,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尚未形成;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保护不够,尚有许多的革命遗址、旧址、故居等,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产品比较简单,配套开发不足;红色景区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游客平均逗留时间比较短,旅游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井冈山红色旅游一体化工程。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规模”的工作目标,通过实施旅游规划、基础设施、旅游交通、旅游线路、宣传营销和管理服务六个“一体化”,构建以井冈山为龙头,以永新、遂川为两翼,以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居旧址群为重要节点,中心城区为集散地的红色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把井冈山、永新、遂川、青原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示范区。2017年在推进交通“一体化”和营销“一体化”的同时,重点加快罗浮片区综合开发工程、热水洲景区温泉建设工程和三湾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整体提升“一市两县”旅游产品品质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服务水平。
(二)努力提升红色旅游发展品质。推动红色旅游向标准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做优、做强红色教育培训产品,抢占全国红色旅游至高点;推动景区品牌创建,至2020年力争全市新增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0个;建设吉安市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拓展旅游交通网络,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推动星级饭店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三)不断扩大红色旅游发展总量。一是提升井冈山景区承载能力。加快罗浮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把罗浮片区打造成井冈山区域旅游度假接待中心。二是扩充井冈山旅游线路。提升井冈山旅游线路品质,做精做优井冈山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加快山上山下线路对接,推进青原山、武功山景区建设和赣江沿线旅游开发,打造“大井冈”两小时旅游经济圈。三是建设红色旅游精品小镇。规划建设井冈山龙市、青原东固、永新三湾等红色文化精品小镇。四是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鼓励和支持红色旅游创新开发、综合开发、创意开发,全力推动井冈山红色旅游产业园建设,构建集旅游商品研发、旅游企业总部经济、国家A级景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经济产业园区;加快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打造“大井冈”自驾车旅游线路,建立健全自驾车旅游综合服务网络,促进旅游人次的大幅提升。
(四)深化旅游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快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以《江西省吉安市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为领引,创新旅游扶贫机制,加快旅游扶贫开发,在青原区、井冈山市、永新县、遂川县等地先行先试,推动实施旅游扶贫“十百千”工程,探索建立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生态屏障区“三区一体”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努力构建全市旅游扶贫村镇、景区、产业体系。继续推进景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改革试点,进一步激活景区(点)主体活力。二是推进旅游营销创新。积极对接大企业、大公司,与中国旅游集团、康辉、中青旅等大型旅游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在旅游客源地建立市场营销渠道;在央视、高铁列车、机场、高速公路投放广告,进一步打响 “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秀美井冈”旅游品牌形象;开展智慧旅游营销,推进以官网、微博、微信、客户端为载体的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实现传统营销模式向智慧旅游营销模式的转型。
2016年红色旅游工作数据统计表
设区市 | 吉安市 | |
总收入 (亿元) | 2016年1-10月 | 503.89 |
同比增长 | 38.5% | |
接待人次(万人次) | 2016年1-10月 | 6036.53 |
同比增长 | 28.2% | |
入境人次 | 11.26 | |
同比增长 | 4.8% | |
就业人次 | 直接 | 8.4 |
间接 | 32.8 | |
A级景区创建情况 | 5A | 1 |
4A | 3 | |
3A | 2 | |
投资情况(亿元) | 总投资 | 268 |
国家 | 8.6 | |
地方 | 10.5 | |
民间 | 248.9 | |
培训人次 | 2500 | |
接待超过百万景区 | 井冈山 | |
接待超过五百万景区 | 井冈山 | |
国家5A级红色旅游景区具体名称 |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 |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