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01-16 10:23
老革命杜襟南
离休干部杜襟南同志(享受正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2年6月11日11时24分不幸在广州逝世,享年96岁。本篇是记者于2012年时对他进行的采访。
嘉宾:原东江纵队电台政委、96岁革命老人杜襟南
主持人:南方日报记者雷雨(下称南方日报)
“圆梦计划”学员、新生代产业工人曾姗姗
广东高校媒体联盟成员单位记者、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周世玲
缘起
在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之际,团省委、南方日报开展“我的青春我的团”系列寻访活动。青年记者、在校大学生、“圆梦计划”新生代产业工人一道“三人行”,带着青年人的困惑与思索,分别走访革命元勋、抗非斗士、网络英雄、爱心义工,同他们的青春往事和毕生信仰对话。我们以此反观今天的青年一代,引发思考,并纪念建团90周年。
首期,我们走近了一位96岁高龄、见证近90年共青团成长的革命老人,原东江纵队电台政委杜襟南。从少年时代开始,他的信仰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数说
一直以来,为培养青年构筑信仰,是团广东省委重要工作之一。
“与信仰对话”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至2011年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青联、学联、少先队,开展“与信仰对话”、“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活动。截至近日,共组织开展宣讲活动1022场,学习交流活动2722场,为60多万青少年进行信仰教育。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按团中央总体要求,广东共青团在大学生、青年公务员中创新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搭建“青马工程”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推出《立志修身》、《历史先声》、《家国天下》、《中国探索》系列“口袋书”,建设100家大学生“青马工程”实践锻炼基地。
“圆梦计划”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计划:全省遴选优秀新生代产业工人代表,资助他们攻读大学网络远程教育本科学位。截至近期,已录取学员9606人,遍布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
三人行
17岁:在监狱里触摸“信仰”
南方日报:您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呢?
杜襟南:在高中之前一直没有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因为家庭困难,我高一就辍学了。当时年轻人喜欢搞文艺、办报纸。当时的广州不能讲共产党,连共产党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但心里很向往,就只能自己看文章看报纸。
17岁那年(1933年),因参与创办进步的“力社”文学社,被国民党当局以“共嫌”(共产党嫌疑)的罪名投入南石头监狱关了两年多。当时力社有20多个成员,当时我们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人指导,20个人中间甚至还有宪兵司令部特务长的儿子。被捕时是1933年12月,我才17岁,完全是个孩子。
周世玲:17岁就进了监狱,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杜襟南:可以说,我在监狱里学到了一切。(笑)我是被关在南石头监狱,里面有地下党支部,就在监狱里接受了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我到了监狱才知道什么是共产党,才知道党的宗旨,知道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质疑并不是反动,我们要有独立思考”
南方日报:您为什么看重独立思考的能力?
杜襟南:我们那个年代能有觉悟很不容易,对什么是共产党,怎么加入共产党,都很模糊。就相信自己可能做得对。现在不同了,学校、媒体、党团组织都教育着你们该怎样做。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虽然现在各种条件都好了,但是有一条,还得有“自觉”——自我觉悟。
现在的年轻人,每天忙着工作赚钱吃饭,找个爱人,结婚,买个小房子,一辈子就过去了。但是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个国家有没有困难呢?我们应该经常思考是与非的问题。比如说,国家领导人讲话,我们都要听,但是有没有想过,他说的对不对,有没有和现实生活有出入的地方?我们敢不敢质疑领导的讲话呢?质疑并不是反动。我们要经常动脑筋,辨别好坏,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曾姗姗:您革命的一生也受到很多波折,甚至蒙受了很多不白之冤。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常常遇到压力、挫折,请问您是怎么挺过来的?
杜襟南:“文革”的时候,我被几百人批斗说是“党的大骗子”、“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差点被取消党籍。我解释不清,精神压力很大,但我从没想过放弃。我的信念很牢固,坚信自己的清白,我不承认自己是反动派。
现在年轻人不要忘记党的教诲和指导,要有自觉意识。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经过事实来验证。
“不能借加入共产党去赚钱、捞钱”
曾姗姗:您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和您参加革命时的年轻人有什么不同?
杜襟南:解放前,我们都是自己摸索着学习、前进,为国家牺牲。我是在监狱里加入共产党的。现在的条件好了,信息和教育都很充足。但是我感觉现在的青年普遍缺少一些自觉,缺少独立思考的意识。你们要有自觉的意识,要自察,反省,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物,并用事实来检查,这就是坚持自己的信仰。
南方日报:您的父亲有过这样的家训,“不当官,不爱钱”。对比现在,一些年轻人面对生活感到迷惘,追求物质权力崇拜。对此您怎么看?
杜襟南:首先还是要有觉悟。作为团员、党员,要明白我应该怎做。不能借加入共产党,去赚钱、捞钱,这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搞地下党的时候,互不认识,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但是还是加入了共产党,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解放后虽然不同了,一定要认识清楚自己加入组织的目的。以前提倡的牺牲自己、为人民服务,到了现在也都是适用的。我一直铭记“不当官,不爱钱”的家训,现在的青年要承担社会责任。
南方日报: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轰轰烈烈的革命环境,但引导青年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心公益,这也是一种信仰。
杜襟南:对。首先要思考作为党员团员,自己有没有合格。第二就是要关心政治,关心我们这个国家,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还要勇于质疑,权威的言论也会有不正确的地方,这需要青年敢于发现并提出来。
寄语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青年中的先进者组织。共青团要协助党、健全党,使党更好地发展。所有的希望都在年轻人身上,你们要引领青年,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杜襟南
关注国家走向 关心青年成长
记者手记
在广州闹市区淘金路的一处幽静之所,96岁高龄的杜襟南老人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记者刚走出电梯,杜老就已经等在电梯口了。老人很清瘦,虽然已入耄耋,但精神依然矍铄,一个半小时的访谈滔滔不绝。如果不是听他的叙说,我们很难从这个老人的笑容里看出他曾遭遇过的苦难。即使是叙述17岁入狱、“文革”遭整的苦难过往,杜老也不时哈哈大笑,他说就算被判了死刑也不害怕,死了就是烈士,因为他相信自己所做的是对的,因为精神上有信仰。
谈及生死,老人毫不避讳。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杜老指着贴在客厅墙上的一幅近乎“谜语”的字:“健康无用,寿命宜短。无用葆多力,短命似逝川。”杜老说这是他86岁生日时写给自己的,“凡事乐观,一切听任自然,别把生死放在心里。”
我想,是信仰使得眼前的老人内心坦然而坚定,纯洁如赤子。
杜老的信仰,在于危难时刻对民族国家的救亡,在于和平时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时代改革和开放的关节点,更多元的价值取向取代了革命时期的单一追求。但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不会改变,青年一代依然要承担社会责任。就拿今天的广东青年来说,无论是参加公益、参与社会建设,还是投身广东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这种承担更加多样。正如杜老所言,从关注开始,关注这个国家的走向,参与时代的进程,时时反省自察,明理道,辨是非。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