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3-31 16:05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1周年之际,参加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我们心中充满了崇敬和缅怀之情。作为曾经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工作过的同志,作为高校从事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我想以《刘少奇与新中国的统一战线工作》为题,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同志长期在白区工作的丰富经历使得他对统一战线有着深刻的体验,他在复杂的斗争中运用高超的领导艺术把统一战线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刘少奇的统一战线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同志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对新中国统一战线事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深刻阐述了统一战线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战略和策略,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为中国革命的历史所证明。革命胜利后,党内一些同志产生了“统一战线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左”倾关门主义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造成一定干扰。刘少奇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中国国情出发,深刻阐述了统一战线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新政协筹备和召开期间,刘少奇于1949年9月15日和10月7日两次给出席政协会议的共产党员作报告,反复讲解必须实行统一战线的道理,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方针,必须执行。不执行,胜利就不能巩固。要不要统一战线,不决定于胜利不胜利,而决定于中国的国情。现实条件决定了党必须实行统一战线的政策,对此是不应该动摇,不应该怀疑的。刘少奇同志的这些讲话对统一全党认识、克服“统一战线无用论”起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对做好统一战线工作非常重视,几乎每年召开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其中有两次刘少奇同志亲临大会作报告。1953年7月18日,刘少奇同志给参加第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同志作报告,他严肃批评了“统战工作麻烦论”,指出:统一战线工作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的不可少的形式。做统一战线工作是找麻烦,但是又省麻烦,找来的是小麻烦,省去的是大麻烦。1957年12月13日,刘少奇同志在接见参加第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部分同志时,着重批评了统一战线工作中“左”的错误,就会议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刘少奇同志的这两次讲话,都是在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转折关头发表的,起到了正本清源、振聋发聩的作用,为统一战线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二是根据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性,提出了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方针。
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统一战线构成的多样性。刘少奇同志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联盟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我国统一战线,一个是工农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劳动人民和一部分可以联合的剥削者及其代表的联盟,而后一个联盟是服从于和服务于前一个联盟的。他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主要是处理好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1949年4月,刚刚从西柏坡进城不到一个月的刘少奇,就受中共中央委托到天津视察和指导工作。他先后对天津市的党政干部、职工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国营企业职员等作了十多次重要讲话。刘少奇同志的“天津讲话”深刻阐述了保护私营经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重申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方针政策,对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刘少奇同志不仅直接参与了我们党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制定,而且在实践中推动了这些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他在相关会议上强调,用统一战线的办法,以利用、限制、改造资产阶级的办法,把资产阶级的多数化过来,这个路线是正确的。统一战线就是要这样统下去,把资产阶级统得干干净净。用统一战线办法来消灭资产阶级更有利于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
刘少奇同志把对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的赎买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特别注重做好对资本家的教育工作。他首先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同时也调动资本家自我改造的积极性。1960年2月12日,刘少奇同志在接见民建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工商联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与会人员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包一头”、“包到底”的方针,号召工商业界要“顾一头”、“一边倒”,即顾思想进步的一头,坚定不移跟共产党走,全心全意搞社会主义。他还对原工商业者的定息、高薪、退职、退休等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这打消了原工商业者的顾虑,稳定了他们的情绪。
刘少奇同志提出的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方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赎买的政策,解决了统一战线中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这个最复杂的问题。
三是从国家政治制度的高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在新政协开幕式上,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作了题为《加强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的讲话,阐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政治基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真诚合作的愿望。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建立。60年来,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同时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而存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各民主党派自诞生起就具有许多不同于西方政党的特点。周恩来同志较早指出,民主党派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具有进步性和广泛性,同时又有先天不足的弱点。三大改造即将完成之时,刘少奇同志分析了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及其变化,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出新的判断。他在党的八大所作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和它们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将变成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就将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这个论断科学预见了我国民主党派性质发展的趋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解决了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性质这个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中的理论难点问题。如果当时我们党坚持刘少奇同志的这个论断,就有可能避免“左”的失误,就不会把各民主党派当成“资产阶级政党”来对待,乃至到“文化大革命”中使多党合作名存实亡。20多年后,邓小平同志恢复和发展了刘少奇同志在八大报告中的观点,实现了在民主党派性质问题上的拨乱反正。
此外,刘少奇同志还在八大政治报告中正式向全党宣布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并且从加强对执政党监督的角度对“八字方针”作了深刻的阐释。他反对“清一色”的观点,非常关心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主张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中党外人士都要占一定的比例,要求处理好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
刘少奇同志关于新中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刘少奇同志的思想理论,努力开创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