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3-31 16:0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传承至今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刘少奇不仅为形成和发展这一思想路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贯彻执行方面也很有特点,突出表现在他的调查研究活动上。
刘少奇比较有代表性的调研活动,包括为准备八大政治报告进行的部委调查、1961年宁乡调查和林区调查等,都有专文叙述。本文尝试梳理建国后刘少奇的调查研究活动,结合基本情况,重点分析特点。因为时间有限,具体事例就不展开了。
从静态分析看,刘少奇的调查研究活动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调研次数多、地域跨度大。除1949、1950年外,1951至1966年刘少奇几乎每年都有视察调研活动,有些年份甚至两三次。时间短则几天,长则数月。地域范围除台湾、西藏外,全国其他省市刘少奇都曾视察过。他还利用出访机会,对其他国家的有关情况作调研。
二是调研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既有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查研究,也有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实地调查。
三是调研对象多元、形式多样。调研对象包括党员、干部、群众、工农商学兵各层次的人。形式有实地调查,也有日常观察(比如坐副驾驶座观察外边情况),还有理论学习,并且非常重视人民来信来访(在湖南家乡发展了一批农民通讯员)。另外,听汇报、读报刊尤其是每天批阅大量文电和报告,更是不可或缺的。
从动态分析看,刘少奇的调查研究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行为特征:
第一,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目的地做调查。二是放下架子,轻装简从,不扰民。三是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更不能带有主观成见。四是观察细致,重视数字,关注小事情,解决大问题。五是不干预地方行政。六是要求人民来信来访要反映真实情况,不要有任何夸大或隐藏。
第二,调研具有长期性、延续性,就是跟踪调查。典型个案就是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第三,善于把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提到相当高度作出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
刘少奇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长期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他的调查研究活动,形成了内容丰富,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都比较强的重要成果。有的成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是1955年至1956年的部委汇报调研和1961年4月的宁乡调研。刘少奇长达数月陆续听取30多个中央和国务院部委的汇报,不仅较早注意到全国与地方、沿海与内地等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当正确处理的重要关系,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也启发毛泽东听取了30多个部委的汇报并提出“论十大关系”思想。在这次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党的八大形成并制定了正确路线。刘少奇主持起草的八大政治报告,也成为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文献之一。1961年,包括刘少奇在内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调研了解到了实际情况,为随后召开一系列会议,进一步确定并贯彻实施国民经济调整的重大方针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刘少奇调查研究的许多成果具有前瞻性,在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矛盾、经济建设、分配制度、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精辟观点,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什么刘少奇如此重视调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我想用刘少奇的两段话来说明。一段话是:“调查研究,进行试点,是总结自己的经验。”“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再是:“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这两段话,体现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许不是全部答案,但无疑是正确的结论。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