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03-09 16:26
《拂晓报》创办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
开栏的话: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初心如磐。自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英雄的宿州儿女响应党的号召、追随党的旗帜,不忘初心、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奋发进取,投身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时代洪流,奏响了一曲曲激荡人心的壮丽凯歌。即日起,本报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深度挖掘百年党史中宿州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重要人物;充分展示我市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以此来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
一纸墨香,一脉相承。
翻阅中共宿州市委机关报《拂晓报》,报头题写的三个红字“拂晓报”跃然纸上,遒劲有力。
这份由我军着名将领彭雪枫将军亲自创办并亲笔题写报名的报纸,伴随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冲锋号、新中国改革发展的复兴梦,走过了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建党百年之际,记者“重回”《拂晓报》诞生之初——硝烟弥漫、战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重温《拂晓报》在铅与火淬炼、铁与血洗礼中的红色足迹,追忆历史瞬间,感受沧桑巨变。
竹沟出发,历尽艰难终成长
走进拂晓报社,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两侧张贴着彭雪枫将军和他创办的《拂晓报》报史介绍。“《拂晓报》是彭雪枫将军的‘三件宝’之一,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走过了83个年头。”随着报社副总编辑杨存良的讲述,记者的思绪也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办报岁月。
1938年秋天,抗日烽火燃遍中原大地。中央决定彭雪枫以新四军游击支队的名义,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带领两个连挺进豫东,抗击日寇。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同志首先想到要创办一份报纸与部队一同出征。在他的倡导下,同年9月29日,第一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拂晓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的一家农舍中诞生了。
从此以后,《拂晓报》以催人奋进的战斗姿态出现在广大军民面前。彭雪枫所写的创刊词简短明快,热情洋溢。尤其在说明报纸为什么定名为“拂晓”时,他满怀激情地写道:我们的报纸命名为《拂晓报》,包含着庄重而又伟大的意义……“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到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拂晓报》创刊日,也是游击队东征誓师出征日。行军途中,《拂晓报》的工作设备,都由大家随身携带。同志们身背大包,带着钢板、蜡纸、铁笔、油印滚子,随军转战在黄淮平原上。时至冬季,北风凛冽,寒入骨髓。在穿越封锁线时,常常会夜行百里。只要一宿营,同志们便不顾劳累,认真仔细地做着编辑出版工作。
1939年2月,报社随支队直属机关进驻河南永城书案店。同志们选了一间歇业的店铺作为“印刷厂”。“阵地”有了,可是“弹药”缺乏。当时没有一架油印机,每期只能印三四百份;加上生活环境恶劣,有的同志双脚被冻伤,手指磨出了厚茧。可大家以苦为乐,默默地为报纸出版发行奉献着。
为了改善报社的印刷条件,彭雪枫与其他首长每次部署、指挥战斗时,都要额外交给部队一个政治任务——凡是发现缴获的物资中有油印机、钢笔、油墨、纸张等,都要专人送到报社。就这样,通过缴获敌人的设备以及仁人志士的慷慨捐赠,报社的印刷条件大为改善。报纸从此旧貌换新颜:逐渐成为三天一期,四开四版,而且是红、绿、黑三色套印,在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枪林弹雨中办报,不仅要克服艰苦的环境,还要时刻准备流血牺牲。”杨存良介绍,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拂晓报社共有15位同志为革命捐躯,年龄最小的才17岁。同志们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是《拂晓报》的茁壮成长。《拂晓报》因此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战斗的武器”“叫破五更的报晓鸡”。
良师益友,呕心沥血铸报魂
彭雪枫珍藏有一套《拂晓报》合订本,他在封面上题写了“心血的结晶”五个大字,精确概括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拂晓报人所做的努力。
作为《拂晓报》创始人,彭雪枫像治军一样精心指导报纸工作。他曾谆谆告诫报社的同志:“不管有多困难,都要把《拂晓报》办下去,精神食粮比吃饭重要,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报纸出版。”
不论是在艰苦的行军路上,或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彭雪枫都亲自为《拂晓报》撰写社论、评论文章。他时常给报社传达党的政策,分析斗争形势,同大家一起研究宣传方针、报道策略和版面安排,乃至精细到标题、装饰。自1938年9月至1944年10月,《拂晓报》和《拂晓报》部队版刊登彭雪枫文章百余篇。
工作中,彭雪枫有一个习惯:每一期《拂晓报》印出后,他总是当第一读者。他用红蓝铅笔在上面圈圈点点,打记号,做眉批,记下优缺点。积累几期后,再带到报社来,结合新闻工作理论和实践,向同志们讲解。这是当时报社同志受到的最实际、最直接的教育培训了。
新闻宣传的根本任务,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彭雪枫十分重视《拂晓报》的教育性、斗争性和组织性,他强调:“政策是报纸的生命,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根据党的政策进行宣传。”他还说,办报的最终目的是把宣传鼓动变成革命的实践。
抗战时期,《拂晓报》真实地宣传了敌后军民威武雄壮的动人故事,歌唱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翻身解放,并加强反侵略和反顽斗争的报道,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淮北地区的群众运动、政权建设的实际,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力工具。毛泽东同志曾为《拂晓报》题词:“坚持游击战争”。
在注重报纸质量的同时,彭雪枫还非常重视文风建设,及时指出报纸中存在的“学生腔”“枉自多情”“半文半白”等问题。他给报社同志定了一个“文字公约十条”,特别强调:不写草字、不写错字、不写怪字、不写简字;强调报纸必须有血有肉有内容,入情入理入人心。
在彭雪枫的指导下,《拂晓报》坚持面向中下层读者,一律采用白话文写作,力求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后期作者队伍由知识分子转变为工农通讯员,反映新四军指战员和百姓的真实生活,受到战士、群众的欢迎。
通过看报学习,部队官兵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并及时掌握了斗争形势和具体任务。还有些战士通过读报扫盲、学到了文化知识。根据地广大群众通过《拂晓报》了解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各项政策,学习革命英烈及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爱国热情被极大激发。
星火燎原,红色基因得传承
彭雪枫在所写的《拂晓报的产生和壮大及其今后的方针》中,提到“拂晓报要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写出有血有肉的报道……要根据党的指示,撰写社论、专论……要对党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等等。这些真知灼见,对《拂晓报》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今的拂晓报人牢记彭雪枫将军的教诲,把镜头对准基层,让群众成为主角,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火热实践,深受广大读者朋友喜爱。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拂晓报社不少采编人员放弃了同家人团聚的机会,访农户、进社区,入园区、探企业,采写出一批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新闻佳作。“身上一头汗,腿下两脚泥,这样才能抓到大鱼、活鱼。”一位记者在笔记本上记下采访感言。
“一代又一代拂晓报人,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铸就了红色基因,这些都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激励大家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拂晓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武华峰深有感触地说。
由初创时“黑油墨、粗麻纸”的老面孔,到正儿八经的新闻纸;由单调的黑白色,到图文并茂的彩版印刷;发行量由每期印数30多份,到近5万份;办报班底由“三人行”到“大部队”;由单一的报纸,到集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新媒体矩阵……83年,几经波折,历尽沧桑,《拂晓报》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路相伴,一同走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峥嵘岁月,一起走进更加昂扬的新时代。
“凡益之道,与时皆行。”从风起云涌的创新实践、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攻坚;从综合实力实现大赶超、到民生福祉得到大改善;从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到三大攻坚战连战连捷……《拂晓报》既是宿州沧桑巨变的重要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宿州发展历程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
使命在肩,初心不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了更好地纪念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我们正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报史资料,积极筹建《拂晓报》报史馆。”武华峰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闻人,我们会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推动党的新闻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