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7-13 14:41
光荣亭
上杭才溪乡,是享誉“九军十八师”的“将军之乡”,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亲自培育的中央苏区模范乡,而其中的“光荣亭”,是才溪乡的光荣,是才溪的标志性建筑。
“青山凝碧曾是血,绿水流辉应为魂”。在才溪的圩坪河畔,静静地坐落着这座“光荣亭”,红色的外墙,红色的斧头镰刀,静静地诉说当年的峥嵘岁月。
“光荣亭”是伟人毛泽东、浪漫书法家、诗人题写的除了他家乡“爱晚亭”外的唯一一处楼亭题字。
1955年,才溪人民决定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光荣亭,得到省委批复、下拨专款,并请毛主席为“光荣亭”题字。
1956年春,毛泽东到广州视察,当主席得知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局长李质忠是才溪人时,在视察将要结束时,便问他要不要回老家看看。主席高兴地说:“你回去告诉才溪区委的同志,来信收到了。你代我向才溪人民问好。才溪人民确实光荣啊!一个区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男子上了前线,上千人为革命流血牺牲。光荣亭一定要重建好。”毛泽东说完后,便在工作人员准备好的宣纸上,挥笔写下“光荣亭”3个遒劲挺拔的大字。
当李质忠把毛泽东的题字带回老家时,家乡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热泪盈眶,载歌载舞,热烈祝贺。如今,光荣亭成为福建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930年到1933年11月,毛泽东曾3次到才溪,在那里开展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的《才溪乡调查》。当时,才溪有3000多人参加红军,占该乡青壮年总数的80%以上。在革命战争年代,才溪1000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流血奋斗,英勇献身。1933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人民的光辉业绩和巨大贡献,在才溪老圩坪上建造了光荣亭,并把刻有“我们是第一模范区”的石碑立在亭中。此后,光荣亭被敌人毁坏了,但那块石碑一角却被当地群众冒死保存了下来。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