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11-27 17:11
古田会议体现的共产党人自我疗伤、自我去除身上“毒瘤”后浴火重生的勇气和智慧,已然巍然矗立成一座精神高地,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时移世易沧桑历遍,社下山麓,彩眉岭下,古田会议会址跨越历史的深邃与沧桑,庄严肃立在时光的最深处。
古田,是理论的先导;古田,是改革的先声,是我党我军的涅槃之地。当年,新型人民军队在此定型,政治工作在此奠基。
87年后,11月21日,广东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二期“弘扬古田会议精神,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训班一行学员从这里重整行装再出发。
抵达当天,学员不顾舟车劳顿,迅速投入培训。身着红军服,宣布建制表,宣读培训纪律,庄严宣誓,军团首长总结发言……在庄严肃穆的班会中,此次体验式学习拉开了序幕。
历史的丰碑巍然屹立,教育感染后人。走进古田会议会址,当年的会场,极其简朴而不失庄重,透过那些古老的桌椅和各种摆设,依稀能够感受到中国革命出现的那一缕曙光。学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驻足观看,仔细倾听,再次重温古田会议的伟大精神,再次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入党初心。
瞻仰完古田会议会址,大家整齐列队,拾阶而上,来到主席园,学员们敛容肃立,向主席像敬献花篮,向毛主席雕像三鞠躬,并环绕气势恢宏的主席雕像一圈,深切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听讲座,接受思想启迪,全面深入了解古田会议精神。“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古田会议理论精髓让学员深悟古田“一个火把照亮天”背后的哲学判断和力量源泉。
为了充分感受昔日才溪“第一模范乡”的革命传统和老一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学员们踏着先辈的红色足迹下才溪。“红军公田”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几个鲜红的毛体大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光荣亭,像是在无声地诉说,才溪当年作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的光辉典范……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学员们一步步走进彪炳史册的《才溪乡调查》,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深刻思考里,实地感怀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汀江河畔红色精神代代传,这座流动着红色音符的千年古城,随处都是红色故事。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赐予了长汀许多彪炳史册的第一,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在长汀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从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到瞿秋白纪念馆;从青石板路铺就的红军街到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福音医院;从青年学者到九旬老人……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深深地烙下了红色的印记。历经历史淬炼的砖瓦见证着当年红旗“跃过汀江”的火热场面。烽烟已逝,英雄成就了这座城市的荣光。英雄故里寻军魂,学员们怀着敬仰而来,带着思考而去。
80年前,一支铁流般的队伍从中复村出发,一次史诗般的远征,走过数万里、走向胜利。学员们身临当年红军长征出发地,当那些血与火里的呐喊声再一次响彻在耳边,当年红军桥上军民雨水情深的感人场景鲜活地再现眼前时,此刻学员们深刻地体会到曾经的苦难不仅仅只有史书留有印记,当年的丰功伟绩不单单只能从一座座的纪念馆、纪念碑中复原,学员以一名红军战士的身份回到历史发生的地方,再次走进历史,触及灵魂的所思所感更具有震撼之力。长征出发仪式上学员们喝壮行酒、领福禄寿蛋,高擎火炬,走出观寿公祠,走过红军桥,从中复村再次迈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尽管斯人已去,但浩气长存。站在革命遗迹前,纪念八十多年前为革命献身的英烈们,他们不屈的灵魂、悲壮的生命之歌早已深深地印在学员的脑海,浸入学员的灵魂之中。穿行松毛岭,当年红军战士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奔走前线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镶嵌在这小道上的坚实脚印是不畏艰辛的精神烙印,挑粮送弹、护送伤员等情景教学在一次让学员深刻体会当年松毛岭战役里红军的无私付出。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大浪淘沙,天地间雄浑浩荡的伟力,推动着充满偶然而又归于必然的时代进程。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作为一种象征,标注着中国革命的精神高度。学员从古田再出发,凝心聚力,洗尽铅华,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学员纷纷表示红军留下的革命精神让自己为之感动与震撼。一定会将这种精神带回去,传递给身边人,并带到自己工作当中去,将古田精神践行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