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11-11 19:14
2014年金秋,习近平主席亲自决策和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强军兴军作出新的“政治擘画”,开启了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时代篇章。
习近平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古田是中国革命永放光芒的红色地标,古田会议作为我党我军伟大征程的崭新起点,矗立起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伟大丰碑。
时移世易沧桑历遍,社下山麓,彩眉岭下,古田会议会址跨越历史的深邃与沧桑,庄严肃立在时光的最深处。
恰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深入开展之时,11月7日,蔚蓝澄静的古田上空高高飘扬起了鲜红的旗帜。旗帜上“思想建党 坚定信念——从古田再出发江苏省镇江京口区人民法院专题培训班第三期”显目的大字在阳光的沐浴下熠熠生辉。在这面鲜红旗帜的引领下,江苏省镇江京口区人民法院第三期专题培训班一行39名学员身着红军服,庄重接过先辈的红四军军旗,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坚实的步伐踏响出80多年前在红色闽西奏响的历史最强音。
历史不会忘记,80度年前,从曙光小学里流溢出的灯火,温暖着闽西的大地。高高举起的手臂,铿锵豪迈的誓言,永不动摇的军心,永不言败的军魂,是一面高高飘扬的猎猎军旗,在光阴的丈量里不断延伸成亘古不变的红色血脉。学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在一件件文物、一组组图板前,阅读一册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
瞻仰完会址,学员们整齐列队,紧握右拳高高举起,面对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入党初衷。
下才溪,“红军公田”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几个鲜红的毛体大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80多年前,才溪人民在政权建设、扩红支前、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模范经验因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而彪炳史册,时至今日,才溪乡调查精神穿越岁月风尘,熠熠生辉,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学员认真聆听,深入思考,将这份精神的传承烙印心间。
80多年风雨飘过,廊桥依旧屹立着。当年的红军征兵处——红军桥,廊桥窗户上方的木板上用毛笔写下的“救国不分男女老幼”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虽然历经80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依然清晰可见,依然墨香四溢,依然震撼人心。观寿公祠前,镌刻着“红军长征零公里处”的石碑巍然屹立。学员们深切凝望这一处处红色遗迹,回望那段峥嵘岁月。长征壮行出发仪式上,喝壮行酒、领福禄寿蛋,高举革命的火把,走过红军桥,切身感受历史烟云里面的那动人一幕,感受共和国的一代伟人和无数英豪正是从这里迈出了长征的第一步的壮烈情怀。高擎火把走过红军桥
无名烈士墓前,一捧黄土,身后无名,多少红军战士在这样惨烈的环境中坚持革命理想。穿行松毛岭,硝烟已逝,长征的号角已远去,但当年红军战士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奔走前线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镶嵌在这小道上的坚实脚印是不畏艰辛的精神烙印,挑粮送弹、护送伤员等情景教学在一次让学员深刻体会当年松毛岭战役里红军的无私付出。
汀江畔,青砖墙、红灯笼,浓浓的客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当学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这片红色土地——长汀时,仿佛走进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这画卷上,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桌一椅,都深深地印上了革命先辈们的光荣足迹……当年红旗“跃过汀江”的火热场面跃动眼前。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学员切身体验我党在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和英勇精神。培训结束时,学员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他们表示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先人开道为后人,后人继业慰忠魂。面对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考验,学员们重温古田会议精神,就是为了深入思考“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思考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如何在新的征程里,重整行装再出发。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