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波认真翻阅大公报。
十五岁参加革命,二十四岁获颁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奖状,历史的风云起伏,在九十五岁的黄静波老人口中已是波澜不惊。像黄静波这般阅历的老革命如今已屈指可数,可他却谦称:「我不是大人物,现在才懂得一些道理。」
一个时代的历史,总由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以血、泪、汗所塑造。从胡耀邦执掌少共的部下,到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干将,从建国后掌管全中国粮袋子的负责人,再到「文革」十年冷监。1978年平反后,「懂经济」的黄静波经同乡和老上级习仲勋点将南下广东,习仲勋主政南粤,他是省革委会副主任,那年已近耳顺之年,却迎来人生又一次辉煌,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披荆斩棘,用他的话说「走过改革开放的第一条羊肠小道」。
发丝如雪,瘦削挺直,不用帮助和搀扶,黄老午休后从卧室出来,精气神就是革命者最好的符号,向前报上来意,他马上明白并一句击中要害:「你们是想通过我这样的缩影看中国,也看人,看过去的人,看现在的人,看好人看坏蛋。」他续言,「以前也有坏人,但和现在不同了。我说话直来直往,不知道(还能)活多大。」率直性格表露无遗。
「要领会高山,可立足低谷之渊;要看清低谷,则站在高山之上。」这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名言。国家命运的颠簸起伏,社会结构的解体与重建,经济民生的停滞与进步,人间世俗的悲欢冷暖,听老人用他的维度解构大历史,自有振人心魄的力量。
#p#副标题#e#
掌边区唯一经济部门
《红星耀中国》作者斯诺描绘下的陕北延安,是一群年轻人开创的事业。1937年,黄静波十八岁担任中共陕西清涧县委书记;那年,毛泽东不过四十四岁。他说,离开家乡闹革命的时候,只知道朱毛。
1942年3月至1944年春,他兼任了清涧县第一届参议会议长。1943年1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奖励在边区经济建设中有成绩的22名干部,他是其中之一,获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坚决执行党的路线」的奖状。「当时的22名干部只剩下两人,能走路的就我自己了。」老人感慨道。
发黄的奖状挂在黄静波家最显眼的位置,对应着在主人心里的坐标,也在静静诉说一个遥远的历史。
1943年12月至1945年,黄静波出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局长,后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副厅长。陕甘宁边区财政厅是当时边区唯一的经济部门,负责边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时任西北边区财经办事处负责人的陈云曾告诫陕甘宁财政厅的干部要有「掌柜」态度,当家的态度。黄静波就是在这边区唯一经济部门,以当家人的热忱,执掌财政、金融和贸易的工作,保证伙食、衣服、草料的供给,为日后新中国建立后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打下「懂经济」的基础。
1945年重庆谈判后,蒋介石承认十八集团军,陕甘宁30多个县的其中20多个县划归共产党苏维埃政府。「陕甘宁边区叫特区政府。蒋介石时期就创造了。」黄静波说。
「毛泽东像跟人做生意似的,花小钱得大利。你过来我可以去到华北、东北抗战,当时十八路军的一百多万人穷得要命,那么多军队养活不起。后来,我可以三个师扩大到十个师,招兵、抗战,最后到百团了,百团可不止十个师,征粮、买粮都解决了。」发展壮大自己直至赢得全国胜利,毛泽东的深谋韬略让他赞叹不已。
#p#副标题#e#
因撤离延安闹情绪
1947年3月初,蒋介石派出大批飞机轰炸陕甘宁边区的核心─延安,胡宗南15个旅约14万官兵分两路向延安进攻。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事实上,毛泽东的战略撤退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部队中有人认为这是逃跑主义,有些战士甚至因此自杀。黄静波也想不通闹情绪,「那时候年轻,都是好胜的时候。」直到打了胜仗,黄老乐了:「撤离延安,和国民党打了一仗,把国民党又俘虏了好些,战略转移嘛,这下子士气起来了!」
关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黄静波认为是一门高超的军事艺术,是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毛泽东我很崇拜,有些时候在琢磨,林彪说毛泽东的话一句顶万句,林彪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不对。毛泽东思想是发展的。」「文化大革命」对民族是场灾难,对于黄静波本人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在辽宁度过了10年的牢狱之灾。「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可发动的不是这个文化大革命,这些坏事都是四人帮干的。」
哲学让黄静波学会充满辨证地看待人间是非,看透曾经的困扰。他说,毛主席的红色家庭不也出了一个坏蛋─毛远新吗?所以,他深有所感「哲学是门让人聪明的学问」。
替亡友继续未竟事业
周总理的一句话老人记了一辈子:有人关心总理的身体,问周总理每天睡四个小时行吗?总理答:「老战友去世了,我也活到现在了,不能说我光做自己的事,也要做他们那些牺牲的战友的事。」英国首相邱吉尔在「二战」期间在马背上也是睡四个小时,他补充了一句。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打江山的希望江山长久。但社会上很多事情老人已经看不懂了,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尤让他痛心。女婿在一旁插话。他常说过去的领导干部意志没有变,现在有些人就变了。黄老摇了摇头说:「(这些事)说复杂也不复杂,你的思想不足,你不是为老百姓,是为自己办事的。我这又是扣帽子了。」
#p#副标题#e#
精神矍铄得益于「静心养寿」,老人自创一套气功强健身体,而关心时局,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报刊,并精心批注也是每日必修课。神九首位女航天员上天,他为之怡然「梅兰芳出国演一出戏《天女散花》,以为这是神话,原来美国、日本都上了天了,现在中国也上了天了!」
「忠于毛泽东、忠于人民,忠于党的路线」,黄静波一生信奉毛泽东思想,他从延安宝塔山走来,充满理想,个性鲜明,严于律己,对伙伴热情并历练出坚毅的革命品格,时至今日,他的品格成为稀缺而与现实疏远,可他仍是值得尊重的彻底的革命者─为了理想脚踏实地勇于牺牲的人。
黄静波简历
中共开国元老、全国政协原常委。生于1919年,陕西绥德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至4月任少共陕甘省委宣传部部长。1937年至1941年曾历任中共米脂县委书记、中共清涧县委书记、安定县代县长。1943年1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奖励在边区经济建设中有成绩的22名干部之一,获毛泽东亲笔书写「坚决执行党的路线」的奖状。
1943年至1949年2月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局长,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1949年3月至7月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甘肃省财经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历任粮食部副部长、粮食部党组副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副省长。后任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副矿长。
1978年6月至1982年9月历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兼任中国广州交易会主任。
1982年9月至1985年6月历任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省长。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