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07-25 09: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京复兴路干休所里,居住着一位年已94岁的老者。他是为数不多的从起点走到终点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革命干部。他身体健康,思维灵敏,眼不花,能看书看报看电视,耳虽然有点背,但没有大的病痛,生活完全能自理。
这位15岁参加革命的老者便是江西籍红军老战士杨德生。不久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政委苏振华的秘书乔崖将军的联系下,记者采访了他。他热情地介绍了红军长征时的情况和他的简要经历及保养身体的体会。
#p#副标题#e#
争夺泸定桥
杨德生于1916年8月出生在江西瑞金沙洲坝乌石村。参加红军前,他是乡里的少先队队长。1932年5月红军扩编,不满16岁的他便带领少先队员们参加了红军。到红军部队报到后,他和小伙伴们每人领到一支长枪、5发子弹。当天下午和晚上,他们就参加了战斗,有的小伙伴在战斗中牺牲。这在他年轻的生命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使他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要参加革命,就要有所付出,甚至不惜生命。
1934年10月,在蒋介石调动100万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后,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机关8.6万人被迫从瑞金转移,向湘西突围,开始长征。那时杨德生是红一军团的战士。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到当年11月中旬,红军经过惨烈战斗,损失惨重,冲破第四道封锁线后,兵力锐减到3万多人。当时兵力保存比较完整的就是红一军团。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党中央的错误领导,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杨德生说:“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使敌军感到扑朔迷离,疲于奔命。中央红军渡过乌江、金沙江,通过彝族地区,来到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安顺场一带水急山陡,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北渡未成而最后覆灭的地方。杨德生所在的团歼敌两个连,占领安顺场渡口,并缴获渡船一只。杨德生与另外16名战士组成“十七勇士”突击队,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火力强渡大渡河,占领了北岸渡口。接着,我第一师陆续渡过河,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一天一夜步行240华里,配合沿西岸北进的红军第二师部队抢夺上游的泸定桥,使红军顺利地渡过天险大渡河,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p#副标题#e#
过草地的艰难生活
在长征途中,尤其使杨德生难以忘怀的是过草地的艰难生活。
1935年8月中下旬,杨德生和他所在的第一师二团机枪连,随中央红军过夹金山后,到达毛儿盖、婆罗子(俄窝)地区集结休整,准备走过纵横数百里、荒无人烟、气候变化无常的草地。
一个目标。杨德生他们这个连接到过草地的命令以后,感到困难确实很多。人少负重大。全连带有重机枪6挺,每挺枪有子弹1000发,还有其他辎重设备;而人员只有90多名,其中还有伤病员15人。同时,经过长途战斗、跋涉,大家的身体都很虚弱。连长和指导员鼓励大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争取胜利的信心。他们指出,党中央、毛主席北上抗日的方针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振作精神、战胜困难,顺利地跨过草地,开赴陕北苏维埃根据地。这是我们胜利之路。经过动员,大家情绪高涨,心里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做好各种准备,争取平安顺利地走过草地,奔赴抗日斗争的最前线。接着,大家都投入到具体准备工作中:1、搞好训练,特别是学会打骑兵的战术技术,以防国民党骑兵的袭击。2、做好物资准备,尽可能多地筹粮和准备御寒衣物。
四两盐巴。在物资准备中,上级要求想尽一切办法搞粮食和盐巴,每人最好带15至20天的口粮。由于这个地区是藏民区,老百姓少,不了解我军的政策,语言也不通,尽管费了很大的劲,杨德生他们班9人只搞到不足7天的口粮和4两盐巴。他们越向草地纵深走,粮食越少,每人每天只有二三两。食盐更少,有时一餐饭只能捏几粒放在锅里。即使这样,盐也很快就用完了。由于严重缺盐缺粮,大家腿软心慌,全身无力。草地的水都在臭泥潭里,有的地方的水还有毒,是不能喝的,他们只能靠接点雨水解渴。尽管如此艰难困苦,大家还是团结一心,一步一步向前进。
#p#副标题#e#
一块雨布。草地的天气叫人难以捉摸,时而暴风骤雨,时而漫天大雪,时而烈日当头,时而冰雹满地。杨德生他们每人只有两套破旧的单军衣,有的连鞋袜都没有。遇到雨雪天气,他们9人挤在一起,等待天明。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头顶上支撑长征以来仅有的一块破雨布,大家背靠背、脸朝外,用体温来暖身,熬过漫长的黑夜。
三颗红心。由于饥饿、寒冷和泥潭,草地夺去了不少年轻战友的宝贵生命。杨德生所在连队就有21名同志在过草地时壮烈牺牲。他所在的班也有3名战友永远倒在了草地上。这3位战友牺牲前心情都非常沉痛,念念不忘革命一定会胜利,美好理想一定会实现,为自己不能继续完成党的任务而遗憾。他们脸上滚着泪珠,用微弱的声音对围在身边的杨德生等战友说,你们一定要坚持活着走出草地,杀上抗日最前线,早日解放我们的家乡,解放全中国。杨德生说:“这是三位怀着赤诚之心的战友对我们活着的人的希望,也是向我们交代的艰巨任务。它一直激励着我们全班同志,树立大无畏的勇气和信心,胜利地走出草地。直到今天我们还深切地怀念着他们。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高贵品质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身上仍留着革命年代的伤痕
1935年10月,杨德生和中央红军一起抵达陕北吴起镇。11月下旬,他们和陕北红军并肩战斗,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杨德生说:“这次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围剿’,为中国共产党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伟大工程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37年9月间,杨德生和所在的八路军115师战友们一起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这次大战一举歼灭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1000多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这次战斗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
杨德生还参加了1940年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这次大战击毙、击伤日军、伪军2.5万多人,俘虏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人,缴获一批枪炮和军用物资。百团大战给日军企图分割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p#副标题#e#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杨德生随部队到东北,投入了解放战争。他参加了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的辽沈战役。紧接着,他们急速南下,参加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14日,他和战友们发起了对天津的总攻,经过29小时的激战,攻克了这座坚固设防和重兵守卫的大城市,全歼守敌13万人,活捉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促进了北平的和平解放。随后,他们南下,过长江经九江到南昌、萍乡等地,一直打到广州。
杨德生对记者说:“我所在的第四野战军装备比较好,汽车较多,但南下的道路桥梁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天又经常下雨,潮湿,从北方初到南方,吃不惯米饭,很不适应。那时生病的、特别是打摆子(疟疾)的很多,又没有药。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大家都克服了,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经历的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杨德生负了5次伤。这些伤虽然不是致命的,但至今仍然留下了痕迹。他指着弯曲的左手小指对记者说:“这是国民党军队打的。”他又指着伸不直的右臂说:“这是日本鬼子打的。”杨老说:“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了很多同志。在平型关战斗中不少经过长征锻炼的同志也牺牲了,非常可惜。我虽然受过伤,吃过苦,但比烈士们幸运得多。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一定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振兴中华,把我们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
养生体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杨德生所在部队一部分人参加了抗美援朝,一部分人转入海军。杨德生开始时在南海舰队担任处长,1955年调到海军司令部,一直工作到1983年1月离休。他享受军级干部待遇。他的夫人刘波是东北人,原先也在南海舰队工作,后来军队精简,转业到北京农业大学,直到1998年去世。他们有3个男孩、1个女孩。除老二杨平在上海外,老大杨明、老三杨晶和女儿杨扬都在北京。每逢节假日,儿女们都会回来看望他。
#p#副标题#e#
至今杨老珍藏着中央军委授予他的参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三枚勋章,珍藏着周恩来总理于1961年9月15日签署的任命书。任命书上写道:“任命杨德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副部长。”他还保存着请他到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的请柬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海军领导机关等单位请他出席迎春茶话会的请柬。
谈到如何保养身体时,杨老认为,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杨老一生好动,最喜欢的运动是钓鱼和打麻将。他除了经常到湖边河边钓鱼外,还尽量争取参加各种钓鱼比赛,并经常获得“大丰收”。麻将更是打得很有水平。逢年过节家庭聚会打麻将时,他眼尖手快,儿女们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乐于做家务事,尤其是有一手好厨艺。以往工作再忙,他都要尽量争取给家人做一顿年夜饭。儿女们都喜欢他做的饭,说“爸爸做的比饭店做的还好吃”。现在,他的体力不如以前了,但仍坚持每天按时到室外散步。他的生活极有规律,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睡觉,从不打乱。以前他一天抽两包烟,50多岁时医生说他血压高,不能再抽烟了,他二话没说,很快就把烟戒了。
2.保持心情舒畅和乐观情绪。杨老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他说:“遇事发脾气,容易伤自己。”保姆韩贵兰说:“家里偶尔失手打破了东西,他不生气。反而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看电视时,他不看悲剧节目,喜欢看体育频道。他是老红军,又是高级干部,对人却非常和蔼可亲,谦虚有礼。
3.饮食以素为主,吃得杂,不挑食,不超量。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