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07-19 09:58
桌上一字排开的,是惹人注目的荣誉勋章和照片,这是大余老红军张义华留下的:参军时的老照片,印有“人民解放军”的长方形布胸章,一些年代久远的荣誉勋章,还有一封中央领导写给他的慰问信。近日,记者来到大余县老红军张义华后代张力权家中,他自豪地展示着这些宝贵的“传家宝”,对记者说:“这些都是老父亲在参军期间用鲜血换来的,是无价之宝!”
说起《若干意见》出台的大好消息,张力权忍不住聊起了苏区时的故事和他的父亲张义华。“1934年,父亲在大余县城参加了红军,辗转瑞金、于都等地,跟随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路上,他从一名红军担架队队员,成长为作战勇敢的战士,经历了无数次激烈的战役。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父亲的军旅生涯写满了对祖国的忠诚。”
“1962年,父亲带着满身伤痕和多块弹片回到了大余县。他经常去中小学校给孩子们义务讲述红军故事,传播红色精神。”张立权对父亲张义华充满了敬佩,“上世纪70年代,中央有关部门多次写信关心父亲的生活状况。他一直教育我们,要多为人民服务,不怕苦,多奉献。直到过世,他也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吃苦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p#副标题#e#
“《若干意见》的出台是赣南人民的大好事啊,赣南的明天肯定是一片辉煌!”张立权告诉记者,《若干意见》的出台,让他备受鼓舞,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进一步发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像父亲一样为人民服务。他希望,在下一步的实施过程中,能畅通城区交通,完善村组道路建设,实现“组组通”,方便人们出行,促进经济发展。
张立权指着在一旁认真听讲的儿子,告诉记者:“这是我儿子张智维,已大学毕业,如今是浮江乡双田村的一名村官。我一直要求他,要像爷爷一样,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心里装着党和群众,继承好苏区的优良传统。”
《若干意见》出台,喜悦的气氛感染了这个红色家庭。一家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围坐在一起,共同畅谈以后赣南的发展,一起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
张智维仔细端详着爷爷的遗物,若有所思地说:“对于一名新农村的村官来说,如何振兴苏区、发展家乡,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课题。我一定会像爷爷和父亲一样,成为家乡人民的好公仆。”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