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07-27 10:07
“离开家乡数十年,一直惦念着海原的黄米饭和苦苦菜,久久难忘。”7月20日,老红军张元和在家乡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告诉记者,这是他第八次返乡探亲。戎马一生的老红军张元和16岁从军,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红军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参加过志愿军赴朝作战。被朝鲜人民政府授予独立自由勋章,随后获国家授予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八一奖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4次受到毛主席接见,最后在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昌警备区司令员任上离休。战争年代,他顾大家,舍小家,没时间回家探亲。解放后他割舍不下浓浓的思乡情,先后8次来宁探亲。“还想再来,只是身体不允许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张元和歉疚地说。
南征北战6次负伤
一生征战,张元和6次负伤,致三级伤残。回顾戎马一生的岁月,张老感慨万千:1936年,当时16岁的张元和听说离家十里外的地方驻扎着红军的部队,就找来本村的4位伙伴商量参加红军的事情,商定后,他们在第二天黎明前悄悄趟河来到红军驻地。从此,张元和跟随红军,踏上了南征北战不畏牺牲的革命道路。
1936年10月2日,张元和所在的二一七团和骑兵团同时到达会宁城,歼灭守城保安队60余人。不久,国民党队伍前来围攻会宁城,张元和所在的四连在会宁西城墙上坚守。战斗中,一颗子弹打掉了张元和的军帽,鲜血从脸上流下来,这是张元和有生以来第一次负伤。与反扑的国民党军激战了两天两夜后,张元和所属的部队完成了坚守会宁城的任务,迎来了红四方面军。随后张元和所在部队随红一方面军进抵同心豫旺堡以东,与红四方面军的两个军集结参加山城堡战役,全歼胡宗南主力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全部及二四二旅两个团,缴获大批物资。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合作抗日。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部队整编后,冒雨从陕西三原县出发,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连续行军20多天到达平型关,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张元和所在的营担负阻击任务,战斗中他腰上的皮带扣被子弹打坏,挎包也被打穿了两个洞,好在没有伤着骨头。
1938年3月,部队进入晋东南,组织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战役。张元和所在的六八七团先进行了粉碎长治张店这一路的战斗。当时张元和已当了班长,战斗中,机枪手牺牲,他端起机关枪向鬼子群里猛扫。鬼子冲到离他们只有三十多米远时,他们又扔手榴弹炸。就这样,六八七团一、二营两天中打退了敌人的6次冲锋,日军死伤300多,连尸体都不敢收拾就逃窜了。随后张元和部又参与了丁店、高平战役。1940年2月,张元和等被调到在冀中抗日前线的“挺进纵队”(后来改为二纵队),经山东、江苏进入皖北,扩大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
1941年4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将八路军第二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开赴苏北地区。在涟水地区的一个夜晚,张元和所在的部队奉命去拔敌人据点,半路上遭遇扫荡的日军,战斗中,一颗子弹打穿张元和的上唇额,打掉了3颗门牙,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1942年4月的一天,张元和率部去拔灌南县一个伪军据点,据点中有50多个伪军。部队迅速将炮楼围住并向伪军喊话,劝其不要为鬼子卖命,但伪军依然开枪射击,张元和的左臂肋关节被子弹击穿。为此他住进了淮海军分区野战医院,因医疗条件差,先后动了3次手术还不见好转。最后,医生采用刮骨和用纱布在伤口里来回拉动清理的方法清除碎骨和烂肉,但张元和的左臂从此再也无法伸直。
1948年2月起张元和先后任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五旅一○四团副团长、一○七团副团长、一○四团代团长等职。配合大部队成功地打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即将结束时,张元和的团奉命消灭了安徽滁州刘楼的国民党守军。1949年2月,张元和率团参加渡江战役。夜间部队渡河强攻,冲破敌封锁线,攻占高桥镇。随即封锁扬子江,防止敌人从海上逃跑。5月27日上海解放,张元和团驻防上海浦东川沙鲁楼镇,同时加紧进行解放台湾的海上作战和渡海游泳训练。
#p#副标题#e#
朝鲜战场“开路先锋”
1950年11月,张元和妻子即将分娩时,他受命出征朝鲜抗美援朝。就在他将要踏上赴朝的列车时,接到了孩子呱呱落地的消息。带着喜悦,也带着责任,张元和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入朝时间很紧迫”,张元和谈到这一经历时,记忆力格外清晰,“11月初接到命令,下旬就开进朝鲜,部队换上大头皮鞋,还有缴获的皮衣、皮帽,当时仓促上阵,吃穿也跟不上,武器也很杂,有汉阳造、美式、日式还有捷克式。”
“美军有先进的飞机,速度快,弹药多,飞行能高能低。志愿军防空能力很弱,行军或驻扎时都要用树叶伪装战士和装备,晚上不能开灯,白天不能烧火,战士们一次行动就带上三天的干粮,窝窝头冻得很硬,用牙齿啃不动,只能用刺刀切开,没有水喝,只能随手抓一把雪咽下。”张元和回忆。
1951年4月1日,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开始,张元和奉命在宝藏山、君子洞等地域组织防御,阻敌北犯,先后与美军25师和24师一部激战20余天,击溃了小股敌人的反扑,取得战斗胜利;第五次战役中,张元和参战的部队击毙伤敌方万余人,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随后,张元和团接受了修筑战略公路的任务,他们边清理战场边修路,苦战20天,提前10天完成任务,受到第九兵团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抗美援朝开路先锋”锦旗一面。
接着,张元和团前往金化五圣山南,接到在上甘岭西侧进行防御的任务。进入阵地时,部队受到敌人炮火袭击,张元和在上海战役中缴获的那匹大洋马也被炸死。阵地白天被炸毁,夜间就抢修,表面阵地不能用了,就转入地下的猫耳洞和坑道工事。“有时阵地被敌人占领,经过殊死拼搏,又夺回阵地。部队进入阵地时,满山树木,绿草遍地,经过几个多月的防御战,阵地只剩一片焦土。”在这场战斗中,张元和团击伤击毁坦克45辆,击伤击落飞机13架,俘虏美军士兵13名,击毙敌千余人,为此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
1952年下半年,张元和由朝鲜战场撤回国内,驻防山东半岛。1969年,张元和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昌警备区司令员直到1983年离休。
#p#副标题#e#
八次探亲难了乡情
如今张元和一家人定居南昌。他与老伴周仲生育有3男3女,都当过兵,是真正的军人世家。张元和现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和两个外孙。每次来宁夏探亲,他都不忘带上儿女或孙子。
“每次来感受都不一样,与我同辈的只剩下一个老姐姐,其余都是晚辈了。”张元和说,第一次来宁夏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他与老伴带着两个女儿,见到了家乡的亲人。随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先后3次来到家乡,对家乡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2004年7月下旬,张元和老两口在儿女的陪伴下第五次回到了海原老家,拜访了乡政府和村委会,在瓜地里找到了正在劳作的唯一的姐姐。当他走到草场坡小学发现篮球场已严重破损,学校围墙也已倒塌,立即掏出5000元,还叫侄儿拉来水泥,帮学校维修球场和围墙。2008年他两次回到宁夏,一是探望家乡的亲人,二是参加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
“这次带着女儿、孙子、孙女一家六口人来宁夏探亲,就是让他们知道无论走多远,他们的根在宁夏,根在海原。”张元和老人说,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可大了,移民新居建起来了,村上通上了柏油路,设施大棚建起来了,枣树上山了。仅在海原的张姓家族里,有私家车的就有十多户。他经常教育晚辈:一要诚实做事,永远忠于中国共产党。二要生活简朴,不能奢侈浪费。三要清清白白做人,廉洁奉公,不要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后代。
张老现已91岁高龄,心脏还安装了起搏器,但精神很好,生活很有规律。“在外面几十年了,现在还是爱吃北方的面食。与我一起并肩战斗的许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能活到今天是很幸运的。”张元和说:“我永远忘不了生我养我的故乡,也永远忘不了培养教育我的党和人民!”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