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张惟先生是在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理事(扩大)会上。时至年末,且遇建党90周年,张惟老师更加忙碌,时间表早已排满,只好利用这个机会访谈了。张惟先生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着装朴素,很有作家的气质,容易辨认。
张惟
采访自然从他的《血色黎明》开始。谈起《血色黎明》,张惟先生滔滔不绝。他所经历的和了解的闽西“红色岁月”给了他太多回忆和感怀。离开会场后,张惟先生兴致不减,边走边聊,从《血色黎明》聊到了他“红色文化之旅”。
“那时要再过两个月零7天,我才满17岁,是一个对人生和文学充满幻想的年龄。而这一天,1949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独立第五团,开进了我居住、学习和生活的边陲山城——龙岩。”张惟先生突然原地站定(说到动情处,他总是如此),以开玩笑的口吻继续说: “当时我在福建省立龙岩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读书,相当于高中一年级,也算是知识青年,我有足够的敏锐意识到这是一场时代的大变动。” 此时,我们不敢打断他,以充满期待的眼神告诉他,我们想知“后事如何”。同年,拿着独五团的副政委开的一张便条,和哥哥写的发表在香港《文汇报》的文章,他闯进西山天后宫边区党委驻地面见魏金水政委。张惟见到魏金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要写一部红军的大书”。
十二年后,也就是1961年,“在屯垦戍边的北大荒垦区,在虎林的那座小楼里,我第一次见到邓子恢副总理,认了同是龙岩九中的校友,乡情殷殷。听他娓娓地叙述当年的龙岩后田暴动,召开中共闽西一大和红四军‘九大’(古田会议),创建中央苏区……。我再也坐不住了。在总政对垦区专业军官的第二次安排中,我不愿留在黑龙江作家协会或中央农办政治部,我要求回福建,见到魏金水省长,我的第一句话仍然是:‘我要写一部中央苏区的大书。’”。这份气魄,鼻梁上的近视眼镜,童年听到的红军故事,到从军生涯中见到的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让这位红土地上的“小鬼”成长为红土地文学开创者。
记者:“闽西文学创作组刚开始有几个人?”
张惟:“五个人。还有蒋伯英、张胜友、陈耕、陈小培。”
记者:“现在有多少人?”
张惟:“300多人。”
当年的创作组成员如今均功成名就——张胜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何东平,《光明日报》副总编;方彦富,福建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王光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小培,海峡文艺出版社编审;等等。张惟先生收获文学硕果的同时,桃李满天下。
“当时我还调了厦大毕业生、特钢厂工人到创作组。创作组成员涵盖了闽西各乡镇各阶层人员”。张惟神秘地说:“我从厦大调了五个人加入第五批创作成员中,可是最后只来了四个人。我问为什么少了一人。有人回答他在中途下车回家了。”
“这个人是?”我们心生好奇。
“此人就是龙岩市委书记张健”。张惟先生提高了音量,笑呵呵地“揭秘”,我们也被他逗乐了。
“红土地文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
“什么背景?”张惟先生的话再一次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下乡劳动了,没有什么文学作品出来。1975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主持工作。借着毛泽东的话说‘诗歌、小说、散文少了’,龙岩地委成立地区创作组。”
1975年,闽西文学创作组组建。然而,张惟刚被任命为组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就出现了。当时,张惟面临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如果放弃了,刚组建的创作组就闲置了,精英被埋没,我们会错过很好的创作时机,闽西文学会被阻断。如果坚持,那就是‘逆势’了”。回忆起这段往事,张惟先生“呵呵”一笑。他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骨子里有无畏的革命精神。他下乡后重新执笔创作,让创作组的生命延续了下去。
“文学创作组在那样的环境下,为什么能够继续?”
张惟先生有些激动:“在党委暗中的支持和领导下,我们提出‘纪念毛主席率领红四军入闽和古田会议50周年创作活动’的口号,在逆风中开始了红土地文学创作之旅。”口号的提出,其实是把握了当时政治意识形态,顶住了四人帮的高压。由此,张惟带领的文学创作组沿着毛泽东入闽路线采访,从古田会议旧址开始,经才溪乡、长汀、瑞金,到达井冈山。这期间,创作组集体编写的《毛主席在闽西》、《古田颂》由国家选送1977年举办的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览,继而又有《伟大的战友》、《汀江赤卫队》、《不朽的战士》、《英雄小石锁》、《红色小歌仙》等12部作品出版,2部电影问世,并编撰了《闽西文丛》。这奠定了红土地文学的基础。
“我们到达井冈山,传来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当时我意识到,文学创作可能会有转机。”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闽西的红土地文学创作全面展开,张惟也有机会寻访闽西走出去或在闽西战斗过的老红军、老将军。他寻访了张鼎丞、谭震林、陈丕显、杨成武和萧克、曾志、邓六金等百余人。采访过程中,作为知识分子,他与这些历史创造者一起进行历史的思考,并于思考后创作大量的红土地文学。他和陈耕的电影文学《血与火的洗礼》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是闽西的第一部电影,也是“文革”后福建省的第一部电影,向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
改革开放以来,闽西红土地文学涌现的作品达到200部,创作队伍300余人,其中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1人,省作家协会会员102人,形成了红土地文学流派。由红土地文学而扩展为红土地文化。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红土地文化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并列为福建的7项特色文化。现在,“中国红土地文学纪念馆”在上杭古田建立,张惟任名誉馆长。
2011年将迎来建党90周年,春节前,张惟先生应邀写党建文章。对于党建和革命历史,张惟先生一直在思索:“党建宣传和历史要相结合,也要分开。相结合是为了避免教条式地硬性灌输,在现代更好地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分开则是为了把历史写活,融入现代生活中,写群众喜闻乐见的革命历史。”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