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06-23 09:46
奎文区赵疃社区27岁的罗洋虽年轻,但他挚爱红色历史文物珍品的收藏,多年来,他收集整理了不少“文革”书藉、瓷器、唱片、宣传画以及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红色文物数以万件。最近,他意外收获了抗美援朝时期我军一位军官的书信、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初中课本、学习材料、承办机密文件清册及其与战友、家人在北京、上海、徐州等地的照片底片。6月22日,他联系到记者,表示愿无偿捐赠给相关部门。
战地信
感受志愿军的艰苦
当日,记者见到了罗洋。他身边全是一些红色文物,有毛泽东油画像、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毛主席像章及印有毛主席语录的搪瓷杯、搪瓷碗,还有一些“文革”时期的书藉、瓷器、唱片等物品。
正当记者沉浸在这数不清的红色历史文物中时,罗洋小心地拿出了一个文件夹,里面有一宗泛黄,但保存完整的书信、中国人民解放军初中课本、学习材料、承办机密文件清册及一些照片的底片。
在那封信上,记者看到,信纸的一面画有一幅水彩画,画上有绿树、土坡、小路,还有门洞,画的右下角写有“1953年6月21日于朝鲜 张xx”;在另一面,则是作者写给其战友的信,开头是“亲爱的xx哥哥:接到你5月20日于徐州的信,当时接到你的来信觉得真是愉快……过去的几封信你没能接到我想有两个原因:1,我没有在徐州市(外出养病)2、朝鲜的军邮不如国内信件保险,因为这是战地。我明天要到下面单位检查工作(反官僚主义),时间不会很长……这张图画是我们亲手出过血、流过汗修成的山洞,美军的重磅炸弹也不顶用,这是我们的防空洞。”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写信人是我军在朝鲜抗美援朝的一位军官,这是他写给战友的一封信,那幅防空洞图画,也说明了当时志愿军艰苦的条件。”罗洋讲解道。
罗洋愿意无偿捐献资料
罗洋告诉记者,他今年27岁,自小就敬仰毛泽东主席,近几年,他喜欢上收藏红色历史文物。只要看到喜欢的红色文物,他都会不惜重金买下来,也有的是别人看他实在喜欢,送给他的。
大约半个月前,他从一位朋友手中,意外收获了这一宗抗美援朝期间的战地信及一些当时的军事资料等物品。他认为,这些资料极有可能是李xx在搬家、卖废品时流失出来的,估计是有略懂行的人将其收藏,后又几经周折,意外转到了他的手中。
这些资料对别人来说,也许是不起眼的,但对他来说,却是很难得的,甚至比他收藏的其他红色文物都要珍贵。可以为相关部门研究、拯救、保护红色历史文物提供信息,所以,罗洋决定,他愿意无偿捐献出这些资料。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