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2-02 15:51
油画《南泥湾》 260厘米×95厘米 1961年 靳之林 作
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靳之林创作的《南泥湾》,曾陈设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其后藏于作者家中。前不久,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征集到此作,并将在5月9日春拍油画雕塑专场上“露面”。
油画《南泥湾》是靳之林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的画作。作品气势恢宏,将波澜壮阔的黄土高原、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完美地统一于画面。这幅油画从开始创作到诞生,从陈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到流回作者手里,在近五十载的沉浮中,演义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1959年,靳之林接受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委托,在王震将军的亲自指导下,开始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南泥湾》创作准备工作。他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完成草图50余幅。1960年完成定稿,请王震将军审阅,得到肯定;年底再赴南泥湾,搜集并完成作品的所有具体素材。1961年完成《南泥湾》创作后,调至吉林艺术学院,携画前往。1961年至1964年对作品进行了少部分修改后,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文革”时,造反派要毁掉《南泥湾》,为保存这幅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名作,时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组组长的何孔德通知靳之林将画连夜取走,这件作品才得以幸存,并随靳之林辗转到了吉林。1973年靳之林到延安落户工作,《南泥湾》也随之到了延安。1977年,《南泥湾》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南泥湾》在“文革”结束后再次现身。当时整个艺术界创作风气依然保持着“文革”时期“高、大、全,红、光、亮”的特征,而《南泥湾》所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与同时展览的陈逸飞作品《黄河颂》所代表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与其他“文革”风格的作品拉开了距离,引起强烈的反响。
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油画《南泥湾》是一件国家博物馆级藏品。它是至今仍可在市场中出现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现实主义大型主题创作中最重要作品之一。
靳之林在回忆油画《南泥湾》的创作过程及辗转回到自己手中那一段不寻常的故事时,动情地说:“油画《南泥湾》是1960年为完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革命历史画任务,在王震将军的亲自指导下创作完成的。
“抗日战争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党中央把抗日战争的大本营放到了延安,但是土地贫瘠,人烟稀少,连老百姓都难以生存的陕北黄土高原,在国民党重重的封锁下,怎么能使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呢?在中国革命处于空前困难的时期,党中央毛主席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王震将军领导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屯垦开荒,边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油画《南泥湾》真实地反映了南泥湾大生产战斗生活的这一历史事实。
“1959年,我为完成中国革命博物馆《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的油画创作任务,在延安和南泥湾的生活中,最深切的生活感受就是当年的干群关系与军民关系。因此,‘在劳动中,在群众中’,也是我这一时期最热衷的创作主题。王震将军提示我,当时长征过来的工农红军大都是南方人,初到陕北不会开荒,每个连里请一位老农教战士开荒生产。主题与情节就这样确立了。根据我1959年在南泥湾开荒劳动时,在地头休息拉家常的生活感受,最后确定了这幅画的定稿。我创作《南泥湾》的年代,正值全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我想借这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鼓舞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度时艰。
“我们的队伍是能战斗、能生产的部队,是一支关心国家命运、有文化的部队,我在边吃饭边读报的情节突出了这一点。
“画面结构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把我在陕北生活感受到的波澜壮阔的黄土高原与近景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上。为此,我跑遍南泥湾的所有山岭,进行写生,积累素材,最后选定现在的构图。在近景的一个山坡上展开画面人物形象,远景是波澜起伏的黄土群峦和烧荒开荒的大场面,以及远景山沟里的战士开凿的营房窑洞群落。
真实与质朴是我最高的美学基础,浑厚质朴的黄土高原气质,浑厚质朴的农民与战士的气质,浑厚质朴的艺术风格气质,三者的融合统一,是我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最高艺术理念。
“《南泥湾》定稿之后,‘军博’李凌云同志安排了我到当年领导南泥湾开荒的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将军家里审稿。王震将军看完作品后,高兴地说,这幅画是他看到表现南泥湾大生产的画作中最真实的画面。他说:‘生产、战斗、学习,主题明确。’他鼓励我说:‘现在什么都讲多快好省,油画就是不能多快好省。慢慢画,不要着急,一定要画好它!’他深情地把精心保存着的当年南泥湾开荒时战士写在桦树皮上的诗抄,和褪了色的蓝墨水钢笔写的日记拿给我看,并且向我详细地描述了当时南泥湾开荒激动人心的生活片段。”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