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2-17 14:47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井冈山风景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湘南起义军来到湘赣边界,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汇入了井冈山斗争的洪流,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新的一页。
春天的井冈山,鸟语花香,万物生长,处处是迷人的景象。阳春3月的一天,毛泽东正在群众家里作调查。这天,他穿了一件褪了色的灰布军装,头上戴了一顶八角帽,腿上打了绑带。他口问手写,兴致勃勃地向群众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风土人情、人文地理。
猛然间,两匹骏马风驰电掣般地向村里奔来,骑在马上的,一个是年轻的军人,另一个是干部的装束,他是湘南特委派来的代表周鲁。
“一路上辛苦了。来、来,先喝口茶。”毛泽东热情地和周鲁握手,欢迎他的到来。
互相问候一番后,周鲁直接了当地谈出了此行的目的:“湘南特委正在湘南组织武装暴动,要求你带领工农革命军前往配合。”
对于湘南暴动的情况暴动的情况,毛泽东时有所闻。他还不知道,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也参加了湘南起义。然而,如果此时把工农革命军调去湘南,那么,井冈山根据地又怎么办。几个月来,广大指战员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好不容易把根据地建立起来,有的还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旦部队离开了井冈山,这块根据地很可能丧失,近半年来的努力也将付之东流。同时,湘南特委怎么有权来井冈山调遣部队呢。毛泽东听了周鲁的一番话,脸上露出了难色。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一个劲地猛吸。
周鲁察觉到了毛泽东的疑虑,含糊不清地说道:“我们组织湘南暴动的计划以及各项工作的打算,已经得到湖南省委的同意,请润之兄不要多虑。”井冈山前委是受湖南省委指导的,周鲁想拿湖南省委的牌子来逼使毛泽东就范。
毛泽东的眉头锁得更紧了:“周鲁同志,不要误会了。我主要担忧,湘赣边界的斗争局面刚刚打开,如果把军队调走,势必会影响这里的局势。”说完,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直盯着周鲁。
周鲁显得有点忐忑不安:“我们要顾全大局,服从湖南省委的统一领导。湘南暴动范围广,影响大,对湖南全省乃至周围数省都非同小可。为此,省委正调遣一切力量,支援湘南暴动。”
毛泽东摊了一下双手,无可奈何地向他表示:既然组织上已经作出了决定,我们只有服从。在思想的深处,毛泽东坚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然而,作为一名党员,在行动上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
看到毛泽东的态度有所转变,周鲁讲话的嗓门也提高了:“考虑到边界斗争烧杀太少,行动太右,特委还决定取消前委,改组为师委,你任师长,何挺颖任师委书记。”
估计这番话会激怒毛泽东,所以,周鲁侧面注视着他,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毛泽东的反应是异常的平静。他瞅了瞅内心很紧张的周鲁,慢慢地说道:“我们执行的政策是不是太右,历史自有公论,无须我们轻加评论。只是湘南特委的一些做法,引起了一部分干部、群众的不安。”
湘南特委在组织武装暴动时,推行了不少过“左”的政策。他们提出“杀、杀、杀,杀尽一切土豪劣绅的人,烧、烧、烧,烧尽一切土豪劣绅的屋”的错误口号,在不少地方大肆烧杀,不仅失去了社会同情,还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湘南特委在暴动中的错误做法,不时传到湘赣边界,引起当地干部、群众的反感。
对于毛泽东的婉转批驳,周鲁很不以为然。他不屑一顾地说了一句:“中国是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只有用赤色恐怖才能刺激农民,促使他们和豪绅阶级作斗争。”说罢,他连喝了两口茶,借以掩饰自己的紧张情绪。他心里明白,自己说的这几句话,也是贩卖别人的。从今天交谈的情况可以看出,毛泽东根本不会同意这样的理论。可是,自己又能拿什么来说服毛泽东呢。不知不觉,周鲁的脸上淌下了汗珠。
“这样吧,现在我返回砻市,立即召开会议,研究湘南特委的意见。”毛泽东和周鲁匆匆握手后,大踏步地向外走去。
望着远去的毛泽东高大、魁伟的身躯,周鲁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完成湘南特委交给的任务。因而,说不出是高兴还是沮丧。但有一点,他还是可以感到自慰。那就是,他没有讲出湘南流传的有关毛泽东被开除党籍的消息。否则,今天的场面更难堪。就内心而言,他是敬佩毛泽东的。他感到,毛泽东在党内是一个少有的人才,不仅有很深的理论根底,而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大革命失败后,党内不少人迷惘、动摇、悲观,然而,毛泽东却在井冈山举起了革命的红旗,独创性地开展农村武装斗争。当时,有人持怀疑或反对态度。事实上,几个月下来,证明毛泽东走的路是正确的。毛泽东确实了不起,有着惊人的才干和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以无比的毅力成功地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然而却在党内遭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去年11月,他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给撤掉,湘南还盛传他被开除了党籍。尽管毛泽东处在逆境之中,却没有放弃理想,没有放弃革命事业,他还是那样精力旺盛地顽强拚搏,还是那样始终如一地把党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毛泽东有着博大的胸怀和执著的追求。
一回到龙市,毛泽东立即召集干部会议,传达、研究湘南特委的决定。预料到会在干部中间引起很大的抵触情绪,他事先分别找了何挺颖、张子清、宛希先、袁文才、何长工等,反复向他们说明,要有组织观念,要有牺牲自己、服从全局的无产阶级的胸怀。毛泽东苦口婆心地做了不少工作,才统一了大家的思想,接受了湘南特委的决定。
3月16日,天空阴沉沉的,转而又下了霏霏春雨。这一天,工农革命从井冈山分三路出发,向湘南挺进。毛泽东怀着不可言状的复杂心情,跟着部队离开了湘赣边界。
3月18日,工农革命军三路部队按原定计划在湖南酃县中村会合。针对指战员的思想状况,毛泽东决定在中村对部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
晚上,毛泽东在一盏油灯下准备着上课的讲稿。桌上堆了一叠粗糙的毛边纸,旁边是一只茶缸和一包暗黄色的土烟丝。毛泽东摊平稿纸,写下了上课的题目《中国革命的特点》。他接连抽了两口烟,一泻千里地、一页一页地写了下去,毛笔在稿纸上飞舞着,毛泽东的思路也向纵深展开。
“喔、喔、喔──”雄鸡报晓声在寂静的山村里回荡,东方露出了晨曦。熬了一个通霄,讲稿提纲终于脱手。毛泽东披了一件衣服,带着满意的微笑,离开了座位。他推开窗户,舒展了一下疲倦的双臂,深深地吸了几口清晨的空气。
中国革命的特点,以及中国革命的方式与途径,几个月来一直萦绕在毛泽东的脑中。随着井冈山斗争的深入,他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今,他加以归纳、分析写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这一讲稿,要用此来对全体指战员进行思想教育。
朝阳冉冉升起,明媚的春光洒满大地。两个团的指战员整齐地坐在尚未翻耕的稻田里,聚精会神地听师长毛泽东讲课。围绕着“中国革命的特点”这个大题目,毛泽东从中国社会的性质讲到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从中国革命的任务讲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又从中国革命的特点讲到了坚持农村斗争、坚持根据地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一开始,他还偶而看一下讲稿。讲着讲着,完全离开了稿子。他双手时而撑着腰,时而在空中比划着,越讲越激动,越讲越有力。空荡的稻田里,异常地寂静。只有毛泽东那浓重的湘潭语音,不时地在指战员的耳边回响。
在中村,毛泽东花了两天多时间,系统地讲述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耳目一新、富有哲理的内容,扫除了笼罩在指战员心头上的种种阴影疑虑,坚定了高举井冈山红旗的决心。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告别了难忘的中村,继续向湘南挺进。
4月上旬,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抵达湘南的汝城。在那里,得知湘南起义已在3月底遭到失败。这消息对他来说,既在意料之中,又感到非常突然。湘南特委在起义中没有把握正确的方向,头脑发热,执行政策偏“左”,又没有采取符合实际的斗争策略,加之广东、湖南两省敌军的夹击,因而它的失败在情理之中。
把队伍从井冈山拉到湘南,不是毛泽东的本意。但是,他的组织性很强,在行动上服从湘南特委的决定。在去湘南的途中,急欲和朱德、陈毅部队会合的心情,甚于行动的本身。还在前几年,毛泽东就耳闻朱德的英名。他在护国战争中的表现,在镇守边境、清剿土匪斗争中的传奇故事,以及他抛弃名利、地位,把自己献身给人民解放事业的动人事例,无不吸引着毛泽东。现在,湘南起义遭到了失败,朱德的部队不知去向,和朱德会面的机会也将落空。这对毛泽东来说,太意外了。
这时,井冈山失守以及井冈山人民群众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消息,也陆续传到毛泽东那儿。这是“左”倾错误造成的,如果湘南特委不来发号施令,不要求把工农革命军拉往湘南的话,边界就不会遭此失败。毛泽东气愤地对周围的战友说:“不执行正确的政策,不按革命战争的规律办事,斗争成果就要丧失,人民就要遭殃,这是一个血的教训呀。”
这时,党内已经滋长“左”倾盲动主义的急性病。他们不顾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的悬殊,反对有秩序的退却,一味要求组织毫无胜利希望的进攻。他们还把保存党的力量、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的做法,斥之为“机会主义”。 由于井冈山地处偏僻,毛泽东对中央“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不甚了解。然而,他在实际斗争中却隐约地察觉了党内存在的盲动主义的情绪,并且以巨大的气魄、高超的斗争艺术,抑制了这种错误,从而,更突出地显示他那惊人的洞察力和非凡的马列主义水平。
既然湘南起义已遭失败,毛泽东决定带领工农革命军撤离湘南。他们跋山涉水,马不停蹄,疾走在回山的路上。4月19日,攻占酃县城,第二天继续启程。途中,传来了朱德部队已抵达砻市的消息。“啊,朱德上山了!”毛泽东一听大喜,忙催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朱德的部队是历经艰险才抵达井冈山的。3月底湘南起义失败后,朱德首先想到的是,把队伍带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部队会合,投入保卫井冈山红旗的斗争。还在去年年底,朱德对毛泽东在井冈山举起红旗,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了风风火火的斗争,就有所闻。同时,也由此对他产生崇敬之情。不久,党中央下达指示,要求他们和毛部取得联系,共同计划武装割据,更坚定了他上井冈山的决心。眼下,湘南起义遭到失败,除了上井冈山别无选择。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陈毅时,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根据目前形势,只有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部会合,才是唯一出路。”
自南昌起义以来,在最困难的时刻,陈毅总是全力支持朱德的工作,成为朱德最得力的助手。早在北伐战争期间,他俩曾在四川共过事,彼此之间有着真诚的了解,并因此产生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情如手足,肝胆相照,始终战斗在一面旗帜之下。
接着,朱德、陈毅研究分几路上井冈山,以减少敌人的注意力。4月下旬,各路大军陆续在砻市汇合。不久,毛泽东也率领部队赶回龙市,和朱德部会合。两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驱走了敌人,恢复了边界的武装割据。从此,井冈山斗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夺目的篇章。
4月底的宁冈砻市,人如海,歌如潮,一片欢乐,一片沸腾,成千上万军民沉浸在两军会师的欢乐之中。28日,阳光灿烂,微风阵阵,毛泽东赶到朱德的住地,亲切看望他们。
“你好,朱德同志,你们辛苦了!”魁伟高大、一头长发的毛泽东,把手伸去,紧紧握住朱德那久经风霜的双手。两位历史巨人互相凝视,充满着激动的泪花,流露出无限的信任、敬仰。从此之后,他们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并肩战斗,休戚与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树立了一块块丰碑。
“你好,陈毅同志,你们一路上历尽艰难,饱经风霜,很不容易呀!”毛泽东转向陈毅、王尔琢、胡少海、邓允庭、蔡协民、黄克诚等一批跟随朱德上井冈山的英豪,和他们一一握手,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毛委员,你举起了井冈山的红旗,在农村建立了根据地,这是开天辟地以来绝无仅有的,很了不起呀!”朱德、陈毅向毛泽东、何挺颖、宛希先、何长工、袁文才等一一致意。
对毛泽东其人,朱德慕名已久。现在两军会师,今后将一起投入到巩固、发展罗霄山脉中段的斗争,这不仅使部队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且也可以和毛泽东并肩战斗,从他那里得到启迪和教诲,获得政治思想上的长进。上井冈山将是自己人生征途中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朱德望着毛泽东高大的身躯,心潮起伏,热血在全身涌起。
此时此刻,毛泽东的心情也极不平静。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是一支久经考验的、军事素质很高的军队。他们上井冈山既是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对自己选择的道路的肯定,也增强了边界的武装力量,使许多杰出的人才云集一起,共谋救国救民的大计。可以预料,朱德部队的到来,揭开了井冈山斗争新的篇章,将会奏出一曲曲气势宏大、震撼人心的乐章,从而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重要的一页。
第四军的建立
两军会师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进行一系列紧张的工作,着手组建新的军队。在讨论两军合并后的番号时,朱德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主张用第四军的番号。北伐战争时期,叶挺所在的第四军所向披靡,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我们沿袭第四军的番号,表明我们这支部队决心继承叶挺部队的光荣传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再立新功。”
大家还决定,第四军下设3个师,原南昌起义部队编为第二十八团,原秋收起义部队编为第三十一团,袁、王部队编为第三十二团,湘南农军分别编为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三团(不久,第三十、三十三两团返回湘南,师的番号也随之取消)。
对于第四军领导的人选,互相谦让了一番。毛泽东主张由朱德出任军长。他说:“朱德有丰富的军事斗争的经验,早期还专门学习军事理论,接受过军事训练,出任军长最适合。”
宛希先也表示同意:“早在十几年前,朱德就是一个名扬川贵地区的旅长。现在当个军长,可说是绰绰有余。”
听大家这么一说,朱德着急了:“不、不,这里群星灿烂,人才济济,不少人都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员,还是让别人出任军长吧。”
“玉阶兄,能者多劳嘛,你就不要推辞了。”朱德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期间,取名“玉阶”,后来不少人都喜欢这样称呼他。
军长人选确定之后,又议论了党代表的人选。朱德、陈毅发表了相同的意见:“毛泽东是中央委员,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深得军民的拥护,党代表和军委书记非他莫属。”
“是呀,润之兄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始人,政治思想性强,理论政策水平高,这个位子别人坐不了。”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好几个月的何挺颖、宛希先,也同意朱德、陈毅的意见。
毛泽东虽然表示自己无法胜任,还是另请高明,可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大家采纳,最后还是通过了朱德、陈毅的建议。同时,经过充分协商,朱德兼第十师师长,陈毅任第十二师师长,张子清任第十一师长,王尔琢任军参谋长。此外,各团的负责人名单也一并定夺,还决定在5月4日召开大会,庆祝朱毛两军会师及第四军成立。
5月2日,毛泽东以军委书记名义写信给党中央,报告两军会合的经过及第四军组建的概况。不久,中央发出指示,各地的武装力量统一称为红军。这样,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5月4日,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重要纪念日。9年前的这一天,在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在纪念五四运动9周年之际,砻市召开了隆重、热烈的军民大会,正式宣告第四军的成立。
这一天,鲜艳的杜鹃花开满了山山岭岭,把雄伟的井冈山点缀得更加灿烂绚丽。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满山遍野的林木更加郁郁葱葱,透出旺盛的活力。
当金色的朝阳刚刚升起,砻市开始出现激动的人群和欢乐的歌声。穿着整齐服装、佩戴着红袖章的指战员,以及来自宁冈、永新、酃县、茶陵、遂川、莲花等地的人民群众,兴高采烈地先后进入会场。临时搭起的主席台,被无数面红旗簇拥着。它的周围,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标语。不大的会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毛泽东发表了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讲话。面对着成千上万情绪高昂的军民,他高声地说道:“两军会师,是井冈山斗争的一件大事。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那么,我们的军队一定会不断发展,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兴旺。”稍作停顿,毛泽东那鼓舞人心、铿锵有力的话语又在空中回荡:“我们第四军的成立,标示着创造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高举着井冈山的红旗,深入持久地开展武装斗争,推动中国革命新的高潮的兴起!”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