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11-28 16:33
说到红色经典,就不能不提及被称之为“不朽的作品”的《长征组歌》。然而这部作品是怎么写出来?它为什么会有如此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为此,笔者曾经采访过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
1964年,身为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上将积劳成疾,得了肝炎。他不得不放下手上的工作,到杭州去养病。
这一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30周年,不少同志多次约他写些有关长征的作品。他自己也一直想动笔,但由于政务繁忙,一直动不了笔。决定去养病时,他和夫人王新兰商量,利用这次休养的机会写点东西。
肖华和王新兰都亲身经历了伟大的长征。每每回忆起那艰苦卓绝的岁月,他们就激动不已。肖华说:作为幸存者,我有责任把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告慰战友,也教育后来者。
用什么形式来反映长征这一人间壮举?肖华将军认真征询了许多同志的意见,最后确定用诗歌的形式。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采用一种新的诗歌体例,即“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就是每段诗歌用四个三字句,八个七字句共12行68字组成,押一个统一的韵脚。
肖华将军工作起来是不要命的,创作也如此。每天除了日常生活起居,不是服药就是看书写作。桌上的资料照样像工作时一样堆得像小山一样。
长征组诗的构架刚刚搭起来,跟他们一起到杭州的医生来找王新兰了:“新兰同志,情况不好,肖主任的转氨酶升高了”。
他们一起劝说肖华,要求他停止创作。医生说:“肖主任,这可不是开玩笑,您的身体要是不能康复,我们可是没有办法向军委交代。”
经过一番“斗争”,肖华答应注意休息。
谁知没有过两天,他半夜又起来写东西了。
#p#副标题#e#
王新兰生气了,对他说:“这样下去,别说医生,就是我也没法交代,来之前,总理专门对我说,到了杭州就是要你好好休息,你去向总理说。”
肖华见她真生气了,就说:“新兰,你应该能理解我,只要一想起长征时的经历,我的心就放不下呀!我和你说过,我们少共国际师的师长吴高群同志,那天敌人的飞机来轰炸,一颗炸弹下来,大树被炸飞了,我抱起他来,他浑身是血,对我说:‘老弟,我是不行了,你要把咱们的师带好,你可要为我报仇呀……’他就这么死在了我的怀里,多么好的同志啊!”
说着说着,肖华泪流满面。
王新兰也被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就这样,第二天一早,肖华将军又坐在了桌前。
在创作长征组诗的过程中,肖华的转氨酶升高了4次,王新兰和医生不知和他“吵”了多少次。到后来,王新兰再说他,他就吟起诗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965年7月1日,《解放军报》全文发表了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解放军文艺》7月号同时登载。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舆论一致认为,长征组诗,是肖华将军的一个创造。它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奇迹,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顽强、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专业创作人员对这部作品喜爱有加,精心为长征组诗谱了曲,这就成为了我们熟知的《长征组歌》。组歌分别运用了红军传统歌曲和江西采茶、湖南花鼓、苗家山歌、云南花灯、川江号子、陕北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族民歌的曲调,塑造了鲜明的长征音乐形象。这是对长征组诗的一次再创作。这些曲调,配之以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艺术变化,收到了非常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在创作排演过程中,周恩来总理多次亲临现场,和主创人员一起修改作品,甚至和大家一起演唱,使肖华将军非常感动,他对这部作品又进行了精益求精的修改,使之更趋完美。
#p#副标题#e#
《长征组歌》完成后,先在天津预演,8月1日建军节在北京正式演出。连续演出30余场,观众反映强烈,一炮打响,成为举国上下传唱的曲目。随后在全国各地公演,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男女老少争相传唱。一时间,唱组歌、忆红军、学英雄、讲传统蔚成风气。
这部倾注着肖华将军和许多人心血的作品,在将军心中留有什么样的位置呢?有一个生动感人的细节告诉了我们:肖华将军病重和弥留之际,还和子女、夫人一起哼唱《长征组歌》。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