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11-21 16:02
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围追红军主力的同时,对我根据地军民进行猛扑,闽北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艰苦作战,不断打击敌人。1935年春,广丰独立营在广丰、浦城交界地方,消灭敌人一个驳克枪排,缴到十七枝新的英国造驳克枪和许多枪枝弹药。这个营的实力较强,还配合闽北独立师打进浦城的渔梁,缴获物资不少。当时的形势是非常紧张的,敌人搞三光政策,移民并村,到处造碉堡,设封锁线,用七分军事、三分政治来对付我们。反动派妄想“抽干塘水捉大鱼”,把我们饿死、困死。冬天下大雪,同志们都没有棉衣,被子。白天夜里都在森林草棚里烤火御寒。半夜没有柴烧,就得拿刀跑到冰冻的山上砍柴来取暖。
李得胜叛变后,闽北地区在黄道同志领导下,加强了反叛徒的斗争,在军事、政治以及经济政策等方面,实行正确的策略转变,又逐步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1936年初,闽北主力红军挺进敌后,由黄立贵师长带师部和一团,饶守坤、王助同志带三团,到建(瓯)、松(溪)、政(和)、屏南、古田等地活动。二月,闽北独立师和叶飞同志率领的闽东部队,在洞宫山会师。敌人随即组成“闽、浙、赣剿匪指挥部”。黄道同志从崇安到建、松、政这边来,搭起了闽赣省委架子。后来决定省委设在崇安,由黄道同志任书记。闽东成立了特委,设军分区,由叶飞同志代表省委领导;闽北特委由汪林兴负责,闽西北(邵武、建宁、泰宁)准备开辟新区,由黄立贵同志负责;抚东、江西方面,由吴先喜负责;闽东北由王助任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饶守坤当司令员。五月间,黄道等同志返回闽北,在岚谷大山里成立了闽浙赣省委,黄道任书记,吴先喜任军区司令员,黄立贵任独立师师长,曾镜冰任青年团书记兼师政委。闽浙赣省委下设四个分区:
第一分区(或称闽北分区)书记汪林兴,司令员熊家才,青年团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王礼运。一分区管辖崇安、广埔、建阳、铅山等县委。第二分区(或称闽中分区)、书记黄立贵兼政治委员、司令员,没有另外的主要负责人,只有王文波任总支书记兼机关指导员,吴维全任供给部长。二分区管辖邵(武)、光(泽)特区,邵(武)、顺(昌)、建(阳)县委和邵(武)、将(乐)、泰(宁)县委(该县委及二个纵队不久都垮了)。第三分区或称抚东分区,管辖资溪、光泽、贵溪。书记吴先喜,政治部主任刘文学。第四分区或称闽东北分区,管辖建(瓯)松(溪)政(和)中心县委(靠屏南、寿宁、古田和浙江边界),王助任书记兼政委,饶守坤任司令员。
当时,把独立师所属的一、二、三、四团,改编为四个纵队。大的纵队有八、九百人,小的纵队有三、五百人。一、三纵队在建(瓯)松(溪)政(和) (闽东北地区),二纵队在崇安,四纵队在抚东地区。发展最多时曾有七、八个纵队,第七、八纵队在邵(武)、将(乐)、泰(宁),到国共合作时只剩下四个纵队,崇安一分区有:高浦独立营,广埔独立营,上广游击队,西南游击大队,崇安游击队(即大安游击队),武装力量强的是二、三、四分区,一分区的群众基础比较好。
1937年初在建瓯的乌地村,遇上国民党七十五师来进攻。群众报告敌一个营由古田县旧镇开来,饶守坤司令员研究决定,在峡头利用地形打埋伏。第二天按计划伏击消灭了敌人先头部队一个排,缴获两挺冲锋枪,数枝步枪。敌人退回古田后,再调一个团的兵力,来围攻我们。这时,饶守坤同志带部队从迪口附近过河到建阳方面找省委。王助同志留下来,掩蔽于九仙山脚下坚持斗争。这一个多月都在山林中睡觉,周围村庄都驻有敌人。一天下雨,丁家山党支部书记(姓吴)对王助同志说:“山上不好睡,到坪坑厂去住一晚。”不知道他因老婆被敌人抓去,已叛变了,跟他到了山厂,他假装拿粮食,带敌人来包围我们。早饭时,一声枪响,敌人就到门口。在建瓯山岗附近碰到林乃道一伙大刀会。林过去和饶守坤等同志曾结拜过兄弟。休息一、二天后,他派人送我们。他的队伍不叫连、排、班,而叫“机长”,相当于连长,他派一个机长带五十人送行,快到肃口附近,王助同志请他们回去,但我们走后,这些人从背后追来,因为当时我们队伍武器较多,差不多每人都背两枝枪。王助叫队伍撤上山,转到川石村后面渡河,当时找到两只渡船,既没有撑船的人,也没有竹篙,后来在一个草棚里,找到两根晒衣服的竹杆子,把船勉强撑开,不料半途竹杆断了,船在河中漂流,大家担心地说,敌人用一个团的兵力没把我们消灭,如果被水淹死才倒霉。船顺水漂了大约二、三华里,终于靠到对岸边,我们一百多人赶回崇安找省委。一路上打了浦城布墩的区公所和十八村山下的区公所。这时国民党报纸上披露了国共合作谈判的消息,但不知道真实情况。到崇安村尾休息,大浑民团来袭击,被我们打垮,缴到几枝枪。部队前进到桐木关,在三港附近消灭了桂挡民团,缴到四枝驳克枪和几枝步枪,在光泽猪母岗森林里找到省委机关,才证实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的消息。黄道同志作了形势报告,说明抗日的重要性,并指出敌人利用同中央红军停战的间隙,调了几个师来消灭我们南方游击队,闽北损失很大,黄立贵、吴先喜同志先后牺牲,敌人到处封锁,蠢蠢欲动。因此省委决定我们和第二纵队会合,打击敢于来犯之敌。我们一鼓作气,一天内打了三个地方,即邵武县的二都桥,消灭敌人一个排;建阳县的香菇,消灭敌二个班;渡塘消灭敌一个连,然后胜利到达崇安的长涧源。
1938年1月,闽北红军游击队陆续开赴江西铅山县石塘镇整编,队伍从下山时的五六百人,扩展到1200多人,被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下辖3个营和1个机炮连,饶守坤为团长,曾昭铭为副团长。2月25日,这支英雄的队伍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