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11-14 15:19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前夕,党中央决定,作为“大党报”创办的中共华北局《人民日报》,于1949年8月1日正式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胡乔木领导大党报升格
《人民日报》升格中央党报的工作,是在胡乔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1947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后,1948年6月,党中央委托华北局创办的《人民日报》,努力发挥了大党报的作用。在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大局已定,国民党反动统治行将灭亡的时候,194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倡议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议举行。7月初,中共中央成立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此时,党中央急需一个新的党中央机关报,向全国各地、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及时全面地宣传报道工作。
1949年7月18日,在华北人民日报总编室会(相当于现在的报社编委会)会议上,社长张磐石传达了党中央关于《人民日报》升格的重要决定:“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是8月1日改中央党报,时间虽仓促,但应为此目标而奋斗。”“人事上乔木同志是社长,我是副社长。总编辑是邓拓,安岗是副总编。”
接着张磐石传达了胡乔木提出的具体意见:“乔木要我们在工作计划、人事配备等各方面在22日交给他,然后还要交彭真(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平市委书记)、邓拓(时任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兼北平解放报社社长)及大家讨论。”
在谈到今后报纸的版面安排时,张磐石说“乔木同志意见是一、二、三、四版照旧,但是全国性的。五、六版是北平版,可以单张卖。”张磐石特别强调:“现在是组织机构、人事配备、版面安排三件事最为迫切。”
副总编安岗在会议上也谈了胡乔木对报纸升格工作的意见:“对于报纸的改进,胡乔木提出如下意见:如副刊,须建立权威,党中央的报纸不应该是迁就读者,而是领导……不够水平的宁肯放在新闻版,不放在专刊上。评论、社论的题目比较窄,应多想些方式,如星期论文,好的通讯等。编辑工作,过去我们次要的、主要的分不开。应从政治上加强。北平版,一个意见是五、六版,加上广告、通俗副刊等。”
安岗在谈到工作安排时说:我们“需做如下工作: 1、编辑、采访工作,应研究改进。如版面分配、评论委员会、通讯、组织、经验,均应根据对过去的检查提出方案。2、北平解放报8月1日停刊,《人民日报》要实际的担任这一任务。”
从张磐石在会上的讲话看,中央的决定,是胡乔木在与张磐石的一次谈话中传达的。
1949年7月21日,华北局召开办公会议,张磐石通报了中央关于人民日报升格的决定。张磐石说:“16日乔木通知,8月1日改成中央党报。他说,这样仓促准备不及,如8月1日政协开会,非办不行。先停止《北平解放报》,但停了,如何担任(北平)解放报任务,他想了一个办法,即另搞两个版大报套小报……”张磐石继续说:7月底为止,人民日报“做一总结向华北局报告”;关于干部问题,北平解放报的“人员全体南下”。
至此,在两个会上,都是张磐石传达胡乔木关于人民日报升格的指示,包括升格的时间,报社领导的任职,改进报纸工作在各方面的要求,接替对北平的宣传报道任务等等。因此胡乔木的这次指示,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中央关于人民日报转为党中央机关报的唯一明确而重要的通知决定。
确定人民日报在当年8月1日改为中央党报这件大事,最后定下来的时间是在当年7月中旬。
1949年7月11日,华北局电报中央,就华北局的组织分工及华北局一些单位向中央移交等工作进行请示,其第一句“根据书记处前晚指示”,即表明请示是按中央要求作出的。虽然我们对“书记处前晚指示”的内容,到目前为止仍不得而知,但从请示的内容看,中央书记处的指示极其重要。而“人民日报社、华北新华书店、通讯社均交中宣部接收。”是请示中明确表示的一项重要内容,表明人民日报的升格工作由此开始启动。
1949年7月17日,周恩来为中央起草了给华北局的批复,批复就有关问题作出指示后,最后表示对“其他各项均同意。”中央批复表明,华北局请示的事项及工作安排,是在履行正式的工作报批程序,是对已确定的工作事项进行审批。毛泽东在华北局的请示上曾先后两次作出批示:“请周办。”和“请周复一信。”表明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之间,中央领导与华北局领导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之间,有时间进行沟通、协商,并对有关事项作出最后决定。
在中央批复发出前一天,胡乔木就向张磐石正式传达了中央关于人民日报升格及对报社领导进行调整的决定。由毛泽东的秘书、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胡乔木兼任新的党中央机关报第一任社长,张磐石任副社长,调任邓拓为总编辑,表明中央对《人民日报》这次升格工作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
#p#副标题#e#
其时胡乔木也感到责任重大和时间紧迫。因此他经过认真考虑,将对报纸升格需要做的主要工作及要求向张磐石提了出来。
张磐石与报社总编室会成员、报社有关部门多次开会,研究人民日报升格后的改进和提高工作,版面安排和调整等各项工作都进行了反复认真的讨论。此后报纸的升格工作,就是按照上述两次会议传达研究胡乔木谈话的工作部署进行的。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转为中央党报,“大报套小报”,一张对开四版的大报面向全国,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以北平新闻为主和刊载副刊及专刊的内容。原华北人民日报出版的《人民晚报》停刊。北平市委机关报《北平解放报》停刊,其大部分人员南下新解放区办报。8月5日,张磐石、安岗签发了给华北局的关于华北“人民日报于1949年7月31日正式结束”的报告”。8月8日,华北局上报中央的报告称:“华北人民日报已于7月31日正式结束。……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亦已随人民日报归中央领导。”
《人民日报》的评论在报纸升格后大大加强
《人民日报》升格前后的胡乔木十分繁忙。一年前,中共中央与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会合不久,胡乔木被任命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随后又被任命为新华社总编辑并负责主要工作,这是胡乔木主管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起点。1949年6月24日,胡乔木被任命为新华社社长,但他仍然是毛泽东的秘书。
就在这一天,胡乔木接到毛泽东信函:“乔木:写一篇纪念七一的论文(似不宜用新华社社论形式,而用你的名字为宜),拟一单纪念七七的口号(纪念七七,庆祝胜利,宣传新政协及联合政府,要求早日订立对日和约,消灭反动派残余力量,镇压反动派的破坏和捣乱,发展生产和文教)——此两件,请于六月最近两天拟好,以便六月二十八日发出,六月二十九日见报。写一篇七七纪念论文(带总结性),此件须于七月二日写好,三四两日修改好,五日广播,七日各地见报。起草一个各党派的纪念七七的联合声明——此件亦须于七月二日写好,以便交换意见。以上工作很繁重,都堆在你的身上,请你好好排列时间,并注意偷空睡足觉。”没过两天,毛泽东又给胡乔木写信,催问“七七口号及七一论文怎样?是否可与日内写起?”同时要胡乔木指定人员对欧洲外长会议,“似应有一篇评论”,还指示对当天“《人民日报》所载两篇短文文播及口播”。6月27日,胡乔木复函毛泽东:“毛主席:七一文章先送上,七七口号今晚送上。四国会议《国际一周》中说了。待七七文章再说。嘱广播的几篇文章均已办。”
胡乔木完成上述工作,“七七”文章和口号等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当年7 月12 日,周恩来致函胡乔木,约请胡乔木一同会见新闻界人士,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7月13日,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成立,胡乔木任主任。当月,筹备会推选出参加新政协会议的14位代表。7月21日,胡乔木致信华中局宣传部领导人,询问“陈楚(时任《长江日报》社社长)拟带到西南去的班子约有多少人,是否可独立办一个或两个省委的报,望立复。”建国前夕,参加领导和负责筹划全国新闻事业的建设,已成为胡乔木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从报纸升格第一天起,人民日报每天都给胡乔木在中南海的办公地点送审报纸大样。为赶出版时间,报社开始曾研究提出,请胡乔木每日来报社审查大样,但未能实现。8月1日,人民日报总编室发出送审函:“乔木同志:送上四版大样与北平新闻二、三版大样各一张,有何指示,请在晚九点以前示知。今后每日照送。”胡乔木当日复函:“磐石、邓拓、安岗三同志:清样送来可以,但不能保证看,亦不一定有意见。编辑方面问题仍请你们三位负责。我如有意见,或者事前,或在事后转告。”复函还对当天一版的一条新闻编排“不很妥当”,提出了意见。胡乔木没有再像一年多前担任新华社总编辑时那样,每天都要审阅新华社当夜播发的全部电讯稿清样。因为建国大业的工作实在太忙。
胡乔木是新政协宣言起草组成员,还参加《共同纲领》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并且是全国新闻界出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首席代表,还当选为会议主席团成员。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胡乔木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从当年毛泽东为《共同纲领》修改事给胡乔木的5封便函中可见一斑。
9月3日,毛泽东便函:“乔木:纲领共印30份,全部交我,希望今晚10点左右交来。题应是《共同纲领》。你应注意睡眠。”同日,毛泽东又一便函:“乔木:今晚付印的纲领,请先送清样给我校对一次,然后付印。”9月5日,毛泽东便函:“乔木:即刻付印,一小时内交我。”9月6日,毛泽东便函:“照此改正,印成小册子一千本。”9月11日,毛泽东便函:“乔木:即刻印一百份,于下午8时左右交周副主席。但不要拆版,俟起草小组修正后,再印一千份。”其间,9月10日晚9时,周恩来、胡乔木等在毛泽东处讨论修改《共同纲领》,直至次日清晨7时。
尽管如此繁忙紧张,但胡乔木对《人民日报》的报道工作始终抓得很紧。
对新华社的重要评论和文章,升格后的《人民日报》刊登和报道得更加及时突出。仅以1949年《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统计,刊登新华社社论,前7个月是16篇,后5个月是21篇。
《人民日报》发表的本报社论,前7个月是9篇,其中8篇是面向华北地区工作的,没有一篇关于国际问题的社论;后5个月是40篇,除1篇外都是面对全国和国际问题的社论,其中关于国际外交方面的就有22篇。
在这后五个月期间,胡乔木撰写了6篇社论。8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胡乔木写的新华社社论《无可奈何的供状》,即驳斥美国国务院白皮书系列评论的“一评”。当日,毛泽东函告胡乔木:“应利用白皮书做揭露帝国主义阴谋的宣传。应将各国评论中摘要评介。”8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民主建国会在平发言人痛斥白皮书》的声明,毛泽东读后致函胡乔木:“民建发言人对白皮书的声明写得极好,请予全文文播、口播,并播记录新闻,当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教育起很大作用。”根据毛泽东指示,《人民日报》全面开展了揭露美国白皮书的报道,并先后刊登了毛泽东写的“五评”:《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四评白皮书》、《五评白皮书》、《六评白皮书》。此后《人民日报》还刊登了胡乔木撰写的另外两篇新华社社论。
9月下旬,新政协会议开幕和闭幕,胡乔木先后写了两篇《人民日报》重要社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10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胡乔木撰写的另一篇社论《中苏友好万岁!》。《人民日报》1949年前7个月发表的本报社论总共只有9篇,而自8月以后的5个月,平均每月发表的本报社论已达到8篇。《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作用开始全面显示和发挥出来。
#p#副标题#e#
人民日报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领导调整
1949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布政务院机构各负责人任命,在其中的一项任命“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之后,专门注明其现任的两项职务“新华通讯社社长兼人民日报社社长”。建国伊始,第一次就以身兼党政三大新闻机构负责人身份公诸于众的胡乔木,引人注目。
10月21日,《人民日报》又在一则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的报道中,第一次公开了胡乔木的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就在这一天,胡乔木收到毛泽东便函:“乔木:我军于昨日到达迪化(即今乌鲁木齐市)。请写短评一稿,能于明日见报为好。关于人民解放军入新消息及评论,不要有‘占领’字样,均称到达某地;评论中并应提到得到新疆军政当局同意并欢迎人民解放军迅速开进的。”次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时评《人民解放军到达迪化》。10月24日,胡乔木又收到毛泽东便函:“乔木:此类新闻不应在全国发表,也不应在西安兰州的广播台上广播,只可在哈密等地地方报纸上发表。并请拟电告知彭、甘(即彭德怀、甘泗琪)。”毛泽东依然像在西柏坡时那样,经常在新闻报道上,直接向胡乔木这位共和国的“新闻首脑”随时提出各种意见。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得力和熟悉业务的领导干部。其时的报社三位主要领导都身兼其他重要职务。副社长张磐石作为华北局宣传部长,在完成开国大典报道后,10月后工作重心已转向华北局的宣传工作。总编辑邓拓仍然兼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市委方面也有许多工作。胡乔木在中央和身为高层领导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
随着中国大陆解放战争即将基本结束,新中国正处在向全面和平建设的转化进程中,此时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及工作中,很多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问题表现出来,人民日报必须以新的面貌不断改进和发展。正如亲历那一时期人民日报工作的一位老报人所说:新中国中央党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949年 12月1日,人民日报日常宣传报道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邓拓,给陆定一、胡乔木并毛泽东、刘少奇写报告,提出关于人民日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加强改革的意见。4日,毛泽东作出批示:“乔木:此事应早日解决,不应拖得太久。邓拓意见似乎是好的。”毛泽东的批示很快有了结果。大约在当年12月中下旬,中央决定时任新闻总署副署长的范长江接任人民日报社长,邓拓为副社长兼总编辑,张磐石调出报社。对于毛泽东的批示和中央决定,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其它相关档案,但胡乔木应与这一决定有重要关系。这是人民日报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领导调整,并随即迎来了人民日报历史上的“大转变”时期。
在胡乔木领导下,人民日报经历了升格为中央党报和创建新中国的重要历史时期。从1950年开始,胡乔木不再兼任人民日报社长,但人民日报仍然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人民日报》的新闻宣传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保密档案处研究馆员)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