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09-10 12:30
《龟蛇吟》
龟蛇古灵物,向如俗所称。
龟灼卜先知,蛇起兆战争。
我来江汉浒,数载与君邻。
朝上抱冰堂,暮宿紫阳亭。
邦国亦委瘁,贫困辱苍生。
哀鸿满泽国,郑侠实怆神。
视天若梦梦,龟蛇何昏沉。
谁知超群力,于今竟无闻。
念兹将去汝,适彼海之垠。
这是我党早期著名革命家、宣传家、政论家、“龙华二十四烈士”之首林育南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赫然镌刻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扩建的龙华烈士陵园大理石上,伫立于烈士的遗像前,颂吟着林诗,油然而生对革命家的无限敬意,也不禁惊叹他的儒雅才情。一林育南1898年12月15日出生在黄冈回龙山镇林家大湾,1915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7年10月,林育南结识了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恽代英,并加入了恽创办的“互助社”。此后,他们成为最亲密的战友。
#p#副标题#e#
1919年,林育南与恽代英共同领导了武汉地区的五四运动。之后,他又与恽代英一起创办了“利群书社”,团结、吸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此后,这批青年大多走上了革命之路。
1921年夏,林育南与恽代英邀请“互助社”的成员在黄冈县林家大湾成立了带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共存社”。林家大湾的“共存社”,是与湖南“新民学会”齐名的进步团体,并曾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称赞。
1921年秋,林育南在武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9月,林育南与施洋成功领导了汉口人力车夫大罢工,并先后与许白昊、陈潭秋、郭亮、施洋等人在汉组织领导了汉阳钢铁厂、兵工厂的大罢工,粤汉铁路武长段及粤汉铁路大罢工,英美烟厂、烟花厂大罢工,“二七”大罢工。
大罢工失败后,他是敌人通缉的“要犯”。为了“二七”大罢工的善后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安慰、慰问烈士家属,主持了施洋烈士的安葬追悼活动,搜集整理大罢工的文献资料、图片、传单、标语,编写了《二七惨剧》、《二七工仇》、《施洋先生纪念录》,为“二七”大罢工和死难的烈士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1927年1月1日,湖北省总工会成立,林育南、刘少奇、李立三、许白昊当选为省总工会的负责人,林育南出任宣传主任。3日,汉口英租界附近发生了英国水兵刺死刺伤集会群众的惨案。为了打击英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林育南与刘少奇、李立三组织了40万人的反英反奉大会。随后,他与刘少奇组织游行工人一举夺回了汉口英租界,驱逐了作恶多端、不可一世的英国鬼子。这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工人自发组织起来夺回的第一个租界。
1927年4月底,林育南出席了党的五大,并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27年6月,他出任全国总工会常委、秘书长,随后又任过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
林育南思想敏锐、路线觉悟高,敢于同各种危害党的思想、行为作斗争。“立三路线”一抬头,就被他察觉,他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六届四中全会期间,他与何孟雄、李求实等人一道,利用各种形式反对王明的错误路线。1931年1月7日,林育南、何孟雄及左翼5作家等30余人被敌人逮捕,1931年2月7日被蒋介石下令秘密处决于上海龙华。他牺牲时,年仅33岁。周恩来得知林育南等人就义后,万分悲痛,他亲自执笔写悼念文章。二林育南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我党早期的一位杰出的宣传家。1919年3月,林育南为团结、吸引更多的青年关心国家大事,联络进步青年魏以新等人在武汉创办了《新声》半月刊。该刊一面世,就成为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黑暗政治的锐利武器,团结、启发民智的重要舆论工具。
#p#副标题#e#
1919年9月,林育南与互助社的成员又在武汉创办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向上》。他是多面手,刊物办起来后,他又当主编、又当编辑、又当记者,将刊物办得十分出色。1922年10月,林育南出任湖北工团会秘书主任后,又在汉口创办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真报》,此报既是党开展工人运动的重要宣传阵地,又是湖北地区党组织的活动、指挥机关。
1924年春,他曾出任《中国青中年》杂志主编,20年代中后期,他在武汉、上海创办了《群众》周刊和《工人日报》。
1930年8月15日,党中央决定《红旗》报与李求实主编的《上海报》合并为《红旗日报》,由林育南任主编。那时,党的一切活动处在秘密状态,上海军警特务如麻,《红旗日报》天天出报,困难甚大。林育南主持《红旗日报》期间,凭其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将党中央的这份机关报办得十分出色,而且期期发行出去了。
对林育南一生创办报刊的光辉业绩,学者陈此生先生在台湾出版的第103期《湖北文献》上发表的《鄂东堪称报人之乡》一文中,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鄂东籍报人在中共党报史上的地位更突出,其中最著名的有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林育南、刘子通、宛希俨、杨松等人。这些人中,又首推林育南最早投身报业。1919年林育南20岁时就主编了新文化运动第一个刊物《新声》。他毕生涉及了17种党报党刊。二七大罢工时,林育南与施洋主编了著名的工人报刊《真报》,因此遭吴佩孚、肖耀南通缉。去上海后,他又主编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并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报刊史上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报刊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三林育南还是一位杰出的政论家和诗人。他投身革命后,在理论、宣传方面,成就非凡。他的政论文章语言简练、尖锐深刻、析理透彻、逻辑性强,颇受读者欢迎。他在《新声》、《向上》、《真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政论文章达130余篇,他写的《福泽谕吉教人以独立自尊之道论》、《京汉铁路总工会全体工人罢工宣言》、《旧家庭改良问题》等文,均在当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育南任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秘书长期间,主持起草的《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以及《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法》等文件,具有极高的水平。林育南被捕牺牲后,上述文件辗转秘密运往中央苏区,在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获得了通过。
据学者喻权域先生说,20世纪90年代末,他将上述文件带到加拿大出席中加两国联合举办的人权学术会议时,令加拿大的专家、学者们吃惊。他们说,中共在30年代制定的法律文件,西方许多国家到90年代还未达到那时的水平。
林育南不仅是政论高手,诗歌、散文也写得极佳。如他创作的诗歌《龟蛇吟》、《纪念二七》,散文《春日游鹦鹉洲记》、《所见所闻》等,均是上乘之作。可惜的是,因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出过他的文集。希望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搜集林育南的著作和文章,然后结集出版。
林育南从小离开黄冈老家。此后,他为革命东奔西走,很少回家乡。他牺牲后,他的原配汪秀芝一直住在林家大湾,其生活由当地民政部门及生产大队照顾,直到1983年去世。林育南在林家大湾的旧居几经风雨,直今仍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旧居被黄冈县博物馆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这处文物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以致墙歪瓦稀,残破不堪。直到90年代末,林育南在黄冈大修厂工作的长孙林荣久回到林家大湾作了修葺,并在里面展出林育南生前的一些遗物、照片、书籍等物,才使这处被人遗忘的旧居火了起来。前不久,林荣久告诉笔者,林育南的故居修葺后,每天前来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他的英勇事迹及文章,感动、教育着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游人。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