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07-21 11:46
1922年3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在一起合影。5月,安源路矿俱乐部成立。
1922:绝无仅有的胜利大罢工
上点年纪的中国人,大概都记得《毛主席去安源》。这幅被称为“开创了无产阶级美术创作新纪元”的油画作品,在“文革”当中印刷了9亿多张,贴在家家户户的炕头上。画面上,29岁的毛泽东,身穿长衫,顶着山风,手拿油纸伞,神情严峻地穿梭在翻滚的乌云中,一步一步走向山雨欲来的安源路矿。
在此之前,还有一幅油画《刘少奇与安源工人》,刻画的是刘少奇领导安源路矿大罢工的历史片段。据说,《毛主席去安源》的创作缘起,来自于江青否定刘少奇领导安源工人大罢工的史实,证明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也是工人运动的领袖。
讨论艺术和政治,不是我写作本文的意旨。往事重提,是为接下来讲述安源路矿大罢工。
1921年秋天的某一天,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在英国议会承认工会享有合法罢工权将近100年后,在上海设立了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时任中共湘区区委书记的毛泽东,穿着短袖衬衣,乘坐火车,奉命前往安源路矿,考察在此发动罢工、呼应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可能性。
安源路矿,是铁路和煤矿的合称,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在江西萍乡创办了萍乡煤矿,挖了矿就得运出去,就得建设铁路,于是就有了株萍铁路。工人超过万人的安源路矿,是1920年代中国最大的产业。
经过调研,毛泽东认定有压迫也有反抗的安源路矿,罢工的条件成熟了。嗣后,出生在安源路矿附近的李立三、在粤汉铁路工作的刘少奇,相继被派往安源路矿,奔腾的地火开始燃烧。
1922年9月14日,彪炳史册的大罢工掀开了第一页。
#p#副标题#e#
午夜时分,刺耳的汽笛划破夜空,罢工的信号将梦乡中的工人们一一唤醒,率先罢工的株萍铁路局火车房的工人,停开了当天的第一列火车。黎明之前,工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出矿井,挥舞着写有“罢工”的白旗,呼喊着“罢工!罢工!”的口号。
中午,13000多名工人全面罢工,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者致函地方政府和新闻媒体,告诉他们工人们为什么要罢工,工人们有什么要求。下午,奉命执行戒严任务的军队火速赶到,安源路矿顿时成为扔进一根火柴马上爆炸的火药桶。
五天过去了,这个不断升温的火药桶,在剑拔弩张的氛围中安然拆除。
五天的坚持,对于领导上万工人的中共领导人是艰难卓绝的。须知,在当时的年代,罢工是非法的。北洋政府颁发的《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规定“同盟罢工者,首谋者处四年以下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罚金,其余处拘役或三十元以下罚金”。安源路矿大罢工之前,孙中山为了支持香港海员罢工,同意大理院长在国务会议上的提议,明令取消了新刑律中罢工治罪的条文,但是,他的命令只能在他领导下的广州政府说说,对北洋政府管辖下的江西萍乡毫无作用。
在当时,地球上的政府对罢工都不怎么待见。虽说英国、法国等少数国家的工会在漫长的斗争中,用血换来了罢工权,但是罢工权成为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承认的公民权利,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
我国宪法,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两次将罢工权当作一项宪法性权利黑字白纸地写了进去。80年代之后,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也在全球范围内肯定罢工权是一项基本权利。从法理上说,罢工侵害了法律应该保护的雇主的经济权益,然而,相对于工人的生存权,雇主的经济权益只得退而求其次。
那个时代,本来就不是什么法治时代,地方政府、戒严军队、安源路矿不可能相信罢工权是什么基本人权,他们惟一的目标就是工人复工。当然,李立三他们也不会用“罢工权是劳动权的延伸”,从法理上跟资本家讨说法。
9月18日上午,原本对立的安源路矿和全体工人分别派出代表,在地方商绅代表的调停下,签署了答应工人各项主张的协议。随后,万余名工人绕矿区游行一圈,庆祝罢工胜利。
次日,万余名工人全面复工,浩浩荡荡的安源路矿大罢工落下帷幕。
反观细节,工运领袖们处理得相当完美。比如,罢工之前,工运领袖一边与地方商绅联络,为他们事后的调停埋下伏笔,一边与黑帮势力协调,请他们关闭妓院、赌场、鸦片馆,防止抢劫等授人以柄的事情发生。
最值得一提的是,万余人的罢工中没有发生流血事件,没伤一人。此次罢工之前的香港海员罢工,引致了死伤数百人的沙田惨案,此次罢工之后的京汉铁路大罢工也遭到了血腥镇压。所以,刘少奇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中自我评价说,安源路矿大罢工的全面胜利,“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对比1922年发生的上百次罢工,这话,还真的不是吹牛。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