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7-28 17:15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雷钦调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四队学习。他经过长征和西征血与火的洗礼,英勇善战,历经磨难,倍加珍惜学习机会,非常勤奋刻苦学习,加上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学习成绩很好,得到教员和领导的多次表扬。翌年春,组织留他在抗大二大队任于事、指导员,有时还兼教员。9月又调抗大四大队任指导员、协理员;1939年调抗大三大队任政治处党务股长,后任抗大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长;1940年夏任直属队政治处主任,一、二大队政治处主任;1943年3月任三大队政委。在抗大学习工作期间,雷钦在1938年的全校工作大检查和三周年纪念会上受到表扬奖励,五周年纪念大会上受模范教育工作者奖状。
当年的延安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党中央的所在地, “抗大”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吸引着全国多少有志革命青年,令人神往,令人陶醉,培养了多少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有人说“抗大”胜过“清华”、“北大”。党中央领导非常关心“抗大”,不仅亲自上课,而且还经常看望“抗大”学员。国际友人也盛赞“抗大”。在“抗大”学习、工作数年的雷钦,总是铭记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
之一:毛主席拨亮“抗大”人员心中的灯。
1937年,和照的春风吹绿了延河的杨柳,细雨,润开了宝塔山下的桃花,延安古城,笼罩着吝的气息。这时红军大学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担负起培养大批抗日干部的重任。从下半年开始,有上千名知识青年从四面八方涌向延安。他们有的来自国统区,有的来自海外。
这些青年人来到延安后,很快换上了粗布灰军装,打上绑腿,戴上抗大的领章,成为抗大的新学员。抗大扩大了,而原来那些“老抗大”一红军学员,便根据需要成了“留校生”,担任抗大的教学工作和领导工作。
“这些学生恐怕不好带呀。”
“可不是,他们当中还有不少少爷小姐哩!”
“干脆,找罗教育长,咱们要求回前线。”
在窑洞里,在操场上,“老抗大”,仁仁俩俩地聚在一起议论着。特别是从前线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更象春雷一样,震憾着、拨动着他们的心弦。炮火连天的战场,强烈地吸引着这些求战心切的老兵们。他们不少同志不安心在抗大工作。这种情绪很快反映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很关心。
“过几天,我把毛主席请来,让他给你们讲一讲。”一次,罗瑞卿教育长对大家说。
果然,一天下午,雷钦接到总校的通知说,要召开全校干部会,毛主席要来讲话。下午3点,同志们来到会场。会议室设在一个教室里,前面摆着一张小木桌,旁边放一把椅子,就算是讲台了。大家刚刚坐好,毛主席在罗瑞卿陪同下,来到这个简易的讲台前。他仍然像过去给学员讲课、作报告时一样,一坐下来便点燃了一枝烟,一边吸着一边思考着。但是,看得出来,毛主席比以前消瘦了许多,灰布制服显得有些肥大,而且打了补钉。
#p#副标题#e#
罗瑞卿首先讲了会议内容,然后带着得意的口气说:“毛主席很忙。忙,我也把他请来了!”
“你不请,我也要来的,抗战高潮到来了,前线需要人,而且需要很多人,还要一大批文武双全的抗日干部。”毛主席很谈谐、很风趣地说。接着毛主席从整个抗战的形势,讲到前线的形势,再讲到了学校的任务和办校方针。大家越听越高兴,心想,这下到前线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但毛主席接下去说:“我们抗大是培养八路军干部的学校,你们是培养干部的干部,是‘老母鸡’。教育事业是非常光荣的事业,你们有责任为前线、为八路军输送更多的干部……”
这时,罗瑞卿插话说:有些同志不安心抗大工作,要求到前线带兵杀敌。
毛主席站了起来,打着手势说:“把你们都拉到前线,无非是200来个人,两个连都不够。但是,同志们,我们再算一笔帐。”他用左手扳着右手指说: “你们一个队就有百十个人,你们想到了没有?如果你们毕业每个人都当连长,就是百十个连;如果每个人都当营长,就是百十个营;如果都是团长、师长呢?那就是无数的队伍……”
会场上,大家静静地听着,都随着毛主席的说法计算着、思考着:那就是上百万铁军了!多么简单的一笔帐,然而又是多么深刻的道理呀!可是在这以前,同志们却没有真正懂得。听着听着,大家都露出了信服和欣慰的笑容。
还有一次,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有很多青年来到延安找共产党,寻找真理,方向是对的,很不容易呀!至于有的青年同志刚到延安来,难免带来这样那样的缺点。”毛主席接着说: “但是,同志们不要忘了我们抗大就是一块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的意识一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等磨它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锋利的钢刀,去革新社会,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时,他把手用力往下一劈,说道:“我们抗大工作的意义就在这里,这也是我们共产党八路军的力量所在。”毛主席简明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家的心,深感党中央和毛主席是多么关心办好抗大,培养人才啊
这时,夕阳西下,天空渐渐暗下来,可能是太阳的余辉的作用,远处的青山显得更加清秀。会议室里没有灯,但是,每个干部的心里更加明亮了。因为毛主席的教导,特别是他那生动的比喻,形象的话语,拨亮了每个人心中的灯……
之二:朱总司令看望抗大十队学员。
1938年,雷钦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总校四大队学员十队担任指导员。抗大学员十队的驻地在延安东关飞机场最东头桥儿沟的山沟里,半山坡上有十几问窑洞是学员的宿舍,山沟不远的地方修了几间简易厨房,厨房侧面平了一块不大的场地是学员就餐的“食堂”,雨雪天学员就得回到各班的窑洞用餐。十月的延安,秋高气爽。十月底的一天上午,各班学员上完课正在窑洞里自习,驻地静悄悄的。雷钦看到远处山沟里有人健步朝驻地走来,立即迎上前去。啊!朱总司令!朱总司令是从太行山前线八路军总部回到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会议间隙,朱总司令带了一名警卫员,从延安步行数里来到抗大十队驻地看望抗大十队的学员。雷钦随即陪同朱总司令到学员十队住处,请朱总司令先到队部窑洞休息。朱总司令摆摆手说:“外面空气好,我走的路不多,不进窑洞休息了。”于是雷钦站在朱总司令旁边向他简要汇报抗大学员十队的情况,介绍学员来源时说:“这个队的学员来自国内外的四面八方,人才济济,有数名国民党的县长,延安县原国民党的县长马豫章(是中共地下党员)就在这个队,有国民党军队团长,还有王信虎(朝鲜人,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到新四军抗大五分校担任过分校教育长,1950年抗美援朝时先期回国,改名金雄,曾任朝鲜介川分区人民军司令员。)等几位朝鲜同志,有留日回国的钢琴家,著名的电影演员,归国华侨……”这时,学员们看见朱总司令都围了上来,其中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马来亚归国华侨李泅美也站在朱总司令旁边,雷钦就向朱总司令介绍了他的情况。朱总司令对李泅美说:“你远涉重洋回到祖国参加抗日,很好!爱国一家。世界各地的华侨对祖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国家有难大家相助。古语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雷钦说:“他们从海外来到这里,很能吃苦,克服了很多困难,遵守军纪校规,学习也很努力。”朱总司令听了很高兴。
#p#副标题#e#
朱总司令接着对大家说:“困难是暂时的,抗大与大城市许多大学不一样。你们住的是山沟沟里的土窑洞,有的窑洞还是你们自己动手挖的;吃的是小米饭、蔬菜,油水很少5每月发一元(陕甘宁边区券)生活费。在抗大的大学教授每月只发三元五角,我们实行的是供给制,没有薪水可拿;抗大教学设备很差,没有礼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连最简单的桌椅都没有;学员们常常席地而坐听课听讲演。但是,抗大有名教授艾思奇、张庆字、何思敬、任白戈等给你们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有一批身经百战的红军领导干部给你们讲游击战术,还有中央领导同志给你们讲演、作报告。延安的物质条件差,若是苦一点,吃得苦才能革命呀!但是,你们都是为了求真理、抗日救国走到一起的,有的还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我们共产党人理想很大,革命的目标大得很呢,要打败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将来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战后,平型关一仗取得歼灭日军1000余人的伟大胜利3八路军769团一个营袭击阳明堡敌飞机场,激战一夜,击毁敌机24架;各个抗日战场取得很多胜利,大大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大大地伸张了我党我军的威望,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毕业后,欢迎你们到八路军、新四军工作。”
看到朱总司令穿着朴素、平易近人,学员们感慨良多。有的说:“不到延安哪能知道这么多抗日、革命的在道理,在延安生活吃点苦算什么,更能得到锻炼、考验。”有的说:“真正看到了红军、八路军官兵平等,同艰苦共患难的感人场面。”一位国民党的团长说: “听了朱总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虽然时间短暂,朱总司令给学员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回到各班窑洞,还自发地展开了讨论。快开饭了,学员们围着朱总司令久久不愿离去。
朱总司令临走时与原延安县的马县长亲切握手,嘱咐他保重身体。最后,朱总司令把正在十队学习的他的大儿子朱商叫到身边,对雷钦说:“你是指导员,不要认为他是我的儿子就不敢管,要严格要求他,叫他好好学习,遵守校纪校规,学好本领后上前线………”朱总司令对子女是多么严格呀!
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抗大担负起了为民族解放战争造就大批干部的光荣使命。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都多次给抗大教师、学员讲演作报告3从前线回延安开会的老帅们常给学员们作有关前线战况形势的报告;周恩来参加重庆谈判回来,也给大家介绍谈判情况,分析国内局势。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党中央对抗大培养人才、储备革命干部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视。“抗大”啊!永载中国革命光辉史册。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