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伍上了陕北,土地革命闹开了。1936年,毛主席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毛主席来到了陕北,咱们穷人这下有指望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闪电般地传开了。生活在民歌之乡———陕北的李有源无比振奋,他要用歌声去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愿望。
194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有源去葭县的路上亲眼看到了红军,前面红旗飘扬,后面人马浩浩荡荡。所有的红军都赤着脚,穿着草鞋,分不清哪个是官,哪个是兵。他们扛着枪,个个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从葭县城下,东渡黄河。望着东方徐徐升起的太阳,李有源兴奋地自语道:“对!把毛主席比做太阳是最好不过了……”
深夜,借着明亮的油灯,李有源兴奋地写着,他用陕北著名的民歌“骑白马”的优美曲调,完成了《移民歌》,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
“东方红,太阳升……”这司空见惯的事,在作者李有源的眼里,却成了歌颂共产党和毛主席最真挚的语言。东方日出红胜火,表达了受苦受难人民的心声,那恢弘磅礴的气势,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联想。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福利,他是人民大救星。”自己是翻了身的受苦人,对新社会和毛主席的热爱之情,转变为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语言,散发出了永不泯灭的光辉。
歌曲编成后,李有源的侄子、农民歌手李增正多次在民间和群众集会上演唱,很受人们欢迎。随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将《移民歌》整理、删改为三段歌词,并改名为《东方红》。《东方红》传播很快,传到国民党统治区,飞过黄河,传到长江和珠江,大江南北都在歌唱。《东方红》传播很快,传到了国外,传遍了世界。多少年来,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
1964年,《东方红》被改编为音乐舞蹈史诗,歌曲也被不断翻唱,它以洗炼的音乐语言、动人的旋律、深重的情感,唤起我们对激情澎湃年代的回忆,久唱不衰,深深地铭刻在人们心中……
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说过,人是无法摆脱怀旧情结的,不管过去曾经给予过你什么,当你回望那些岁月中的片断时,总会滋生出或多或少的感动。当我们再唱起《东方红》时,中国人民最深层的情感被触动,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正唱响。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一首朴素而深情的陕北民歌,这是一部辉煌而壮丽的史诗;这是几代中国人难以割舍的历史情结,这是人民的共同心声。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