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发表于 2021-10-29 15:39
重温上杭人民革命历史
10月29日,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展陈开展仪式暨座谈会将在上杭县蛟洋镇隆重召开。部分坚持闽西南游击战争领导人的后代及亲属、党史专家、闽西南三年游击区的地方代表和当地干部群众济济一堂,重温闽西南军民不畏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军民同心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并参观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重要核心区——蛟洋镇双髻山脚下的贵竹村的陈列室和战争遗址,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陈列展览
2019年10月,上杭县、镇、村三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启动实施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遗址遗迹保护和开发项目,建设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专题展陈,在建党100周年前夕已基本完工,该展陈是龙岩市最全面系统展示有关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的专题展陈,展出的一大批珍贵的历史资料,更进一步印证了蛟洋不仅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摇篮,更是闽西南三年游击战时期的革命支点,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红色蛟洋 六道亮丽彩虹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沉沉黑暗中诞生,苦难的闽西和神州大地一样,在沉睡中苏醒,革命浪潮风雷激荡。1927年8月间,留日归国学生傅柏翠,经罗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10月成立了中共蛟洋乡支部,傅柏翠任支部书记,并建立了农会。
蛟洋暴动雕塑
1928年6月,傅柏翠等领导蛟洋暴动,打响了上杭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成为著名的闽西四大暴动之一,揭开了闽西土地革命的序幕。随着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入闽,开创闽西革命根据地,共产党人在蛟洋进行了波澜壮阔、卓越成效的革命实践。在红色革命斗争中,蛟洋创造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历史上的“六个第一”,堪称六道亮丽彩虹。
——上杭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1928年6月25日,时任中共上杭县委书记郭伯屏与傅柏翠组织蛟洋农民武装共2000余人,埋伏于村口黄泥岗上抗击国民党军。相持至第三天,暴动队伍分两路退至苎园、郭车一带,敌军当天进占蛟洋村,匪兵和反动民团在蛟洋村放火烧毁民房,抢掠财物无数。蛟洋暴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中共党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点燃闽西土地革命的烈火,揭开上杭武装革命的序幕。
——中央苏区首家农民银行——蛟洋农民银行在这里成立。1927年冬,针对当时乡村高利贷横行的情况,在傅柏翠倡导和精心策划下,蛟洋村组织农民协会从采伐售卖木材收入抽出2000元做本钱,创办了上杭北四区信用社合作社(即蛟洋农民银行),行址设在蛟洋村“义合祠”(即今蛟洋中学办公楼所在地)。蛟洋农民银行成立后,发行流通券4000元,面额有1元、2角2种。此项流通券主要在蛟洋地区流通,但由于贸易往来频繁,也在上杭古田、白砂、溪口、龙岩县大池、小池乡及连城县庙前、新泉乡一带流通使用。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创办的最早的一家股份制金融机构,也是全国全省苏区第一家农民银行。在反动势力进攻下,蛟洋农民银行因形势所迫于1928年5月停业,所发流通券均以银元兑回。
——闽西第一支工农武装在这里诞生。1929年3月,福建第一支红军教导队在这里成立。闽西临时特委在各县地方武装中选调了一批优秀的干部、战士,集中到蛟洋与傅柏翠领导的武装合并,整编成教导队,随后进行了军事政治训练,使这支工农武装逐步发展壮大,为后来紧密策应红四军入闽,推动闽西工农武装起义,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了一支骨干队伍。
——闽西第一家红军医院在这里创办。1929年6月下旬,为了医治在革命战争中负伤的红军官兵,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红四军在蛟洋石背村的傅家祠设立了红四军第一家红军医院——蛟洋红军医院。毛泽东对办好红军医院极为重视,他还与邓子恢、傅柏翠一同参加蛟洋红军医院的成立大会。傅家祠系土木结构平房,由1正厅、6间厢房和侧旁走廊组成(目前旧址完好),红军医院办公室和病房设在这里。蛟洋当地人民群众对伤病员极为关心爱护,在寒冷的冬天为红军送稻草、火笼、火盆。红军医院也免费为当地群众看病,充分体现了当时军民融合一家亲的和谐氛围。1930年1月下旬,在革命根据地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红军医院迁移到古田吴地的“张家祠”,不久又迁到龙岩,随后正式改名为红十二军的闽西后方医院。
——中国共产党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共闽西特委在这里正式产生。1928年7月,为了解决闽西革命根据地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毛泽东的提议下,闽西临时特委决定于1929年7月在蛟洋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1929年7月20-29日,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杭蛟洋文昌阁召开。会上,邓子恢代表闽西(临时)特委作工作报告,毛泽东作重要报告,他在报告中精辟地分析了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六个有利条件,还为巩固发展根据地制定了三条基本方针。大会选举了邓子恢、张鼎丞、蔡协民等15人为中共闽西特委执行委员,邓子恢为特委书记,傅柏翠等为军委委员。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苏维埃政权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共青团问题决议案》《妇女问题决议案》等重要文件。中共闽西“一大”的胜利召开,是闽西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里程碑。在闽西“一大”精神指引下,闽西根据地在组织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及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双髻山下的蛟洋,以一个革命策源地的熊熊烈火,点亮着闽西红色摇篮的天空。
革命支点 迎来伟大胜利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调集重兵“清剿”闽西各地的红军和游击队。面对极其严峻的形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军民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的国民党军,减轻了主力红军的压力,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双髻山第二次会议旧址
根据中央指示,福建党、政、军机关和军区所属部队、地方游击队等4000余人退守长汀四都山区坚持斗争,揭开了三年游击战争的序幕。1935年4月初,部队突围至武平县北部大禾乡梅子坝等山区,在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伏击下,遭到重创。
福建省委和省军区直属部队失败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张鼎丞从赣南回到闽西,与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率领的红八团、红九团在永定月流村胜利会师,随后成立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张鼎丞为主席,统一领导闽西苏区红军游击队。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闽西红军游击队不仅有效地打击了敌人,拖住了国民党军8个师,配合了主力红军长征,而且保存了自己,在闽西南地区十多个县建立了七八块游击根据地。
1935年冬,闽西南红军游击队转移到上杭双髻山。双髻山,位于新罗区大池镇和上杭县交界处,主峰在蛟洋镇境内,海拔1441米,是上杭最高峰。双髻山巍峨险峻,林深草密,周边地区革命基础好,是红军坚持游击战的好场所。
1936年1月1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在双髻山召开第二次会议,总结了反“清剿”斗争的经验教训,并确立在闽西南开展“抗日讨蒋”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方针和新策略,发布抗日救国文告,推动了闽西南游击战争的新发展。
为了配合全国红军作战,双髻山会议作出《关于目前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决议》,将闽西南红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将部队整编为七个支队,建立了三个游击作战军分区司令部统一指挥作战。
双髻山,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据点之一。
双髻山会议后,闽西南的游击战争得到迅速发展,恢复了以岩、永、杭为中心的大片老苏区游击区,发展了南靖、平和、漳平、华安以及龙岩、连城、宁洋等新游击区。
1937年2月7日,在延安窑洞,毛泽东听取了方方代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汇报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情况。毛泽东对方方说:“你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保留了这么多干部,保留和发展了部队,保留了20万亩土地,保卫了苏区广大群众的利益,这是伟大的胜利。你回去问候张、邓、谭各同志好,你告诉他们,你们三年的苦斗有很大的功绩。”
经过三年游击战争,闽西红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红军游击队8个支队共3千多人。闽西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对敌策略,从最初的“抗日反蒋”到最后的“联蒋抗日”,最终实现闽西南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新局面。
1938年1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闽西南红军游击队2000多人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2月17日在龙岩东肖白土召开北上抗日誓师大会,3月1日,抗日将士浩浩荡荡从龙岩出发,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在艰苦的日子里,蛟洋人民发明了“担杆装盐”“双层桶装米”“大桶包装饭”等方法,帮助红军游击队解决粮食和军需品。英勇的蛟洋人民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为支援红军游击队,付出了巨大牺牲,涌现了许多像温寿先、袁梅招、华荣禧、华绵禧等可歌可泣的人物。双髻山下的贵竹坑,当年全村仅有38户,参加红军的就有18人,革命接头户10户,绝户14户,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小山村。
双髻山下的蛟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从1927年10月成立党组织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蛟洋党组织和革命武装从未中断,革命火种从未熄灭,近8万亩土地革命果实始终保留在农民手中,创造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奇迹,成为“20年红旗不倒”的坚强革命堡垒。
双髻山,是红色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蛟洋不仅是红色摇篮,更是革命支点,最终实现了“伟大的胜利”。三年游击战争是闽西南开展革命战争以来最艰苦、最复杂的阶段,也是闽西党组织人民经受最严峻考验并且获得重大胜利的阶段,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双髻山下 红色精神永传
革命战争时代的蛟洋,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解放后的蛟洋,如伟人所愿,蛟洋人民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再创辉煌。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尽心尽力促和谐,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在过去的“十三五”期间,蛟洋镇注重产业兴增效益,用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大产业实现全面发展,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完成各类项目征地万余亩,福建天甫厦化、常青新能源、时代思康、新安新材料等一大批工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目前入园企业共53家,投产企业37家,规模以上企业26家,2021年总产值预计达380亿元。坪埔循环经济园区2017年12月被省经信委批复为省级循环经济园区;2018年10月,蛟洋工业区成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2019年12月,获批福建省第二批绿色园区。2021年1月,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化工园区。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蛟洋镇农业产业稳居全县前列,其中水稻产量、毛竹、蔬菜种植规模以及山羊、鸡、兔出栏数位居全县首位。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18084 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3650亩,总产6962吨。蔬菜种植面积26702亩,果茶种植面积3185亩。畜禽主要以猪、牛、羊、兔、鸡、鸭养殖为主,其中生猪存栏3.8万头,鸡鸭兔等家禽135万只。农业品牌更为响亮,福建优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选“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投入1111万元完成坪上、秋竹、小和、文地、苏康、丰年、丘坊、塘厦、再兴、秋竹、蛟洋、东乾、崇头等村约1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条件得到大幅提升。
第三产业不断壮大。经过五年的发展,全镇共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2家(其中个体户1家),销售额5.51亿元(其中零售额2174.3万元)。
红色产业焕发新活力。镇党委、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的指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力争创建蛟洋红色4A级景区,完成蛟洋红色记忆长廊、蛟洋革命历史陈列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设,修缮了蛟洋文昌阁、蛟洋大礼堂、蛟洋红军医院等,带动蛟洋红色旅游不断升温,前来蛟洋参观旅游的游客与日俱增。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自2016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顺利通过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专项调研督查,工作措施及成效得到高度肯定。依托园区企业多的优势,持续开展企业助力脱贫“手拉手”帮扶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成效显著,该举措多次被中央、省、市、县主流媒体刊播。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超过1500万元;累计实施激励性扶贫项目72个,受益贫困户超3500人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得到保障。贫困人口594户1471人实现全面脱贫,邹坑村、达理村、坪上村3个贫困村均提前实现脱贫。2021年我镇获“龙岩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民生短板全面改善。五年来,共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50个。完成华家、贵竹、丰年、塘厦、达理、东乾、陈坊、再兴、邹坑、坪上、文都、再嘉村“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近35公里。分年度实施农村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566个。着力保障群众用水,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成标准化渠道建设32.5公里。完成蛟洋镇敬老院暨蛟洋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蛟洋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新改建农村幸福院12个;投入650万元完成25个村级公益性骨灰堂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丘坊村农村市场改建;完成坪埔大道、安置地沿路美化绿化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坪埔、梅坝安置地基础设施。
文卫事业再续新篇。归纳总结“一山一树一画家,一阁一园一先生”六件宝, 蛟洋名片更加响亮。圆满完成2018年“蛟洋暴动”、2019年中共闽西“一大”召开两个90周年纪念活动和2021年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展陈开展仪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蛟洋红军医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新建蛟洋中心幼儿园、华家幼儿园,蛟洋小学教学综合楼、蛟洋中学教学综合楼;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连续五年蛟洋中学、蛟洋中小学成绩均居全县农村中小学前列,蛟洋中学考取龙岩一中、上杭一中169人,位列全县农村中学前列,蛟洋中心小学教育质量评估连续8年荣获上杭县农村小学一等奖。
卫健事业健康发展,新建蛟洋卫生院医技综合楼,完成蛟洋门诊大楼修缮工程和25个村公建卫生室建设。社会事业焕发活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推进,开展志愿服务项目40余项,蛟洋镇夜间流动讲堂志愿服务项目、机智的老年生活志愿服务项目入选省级优秀志愿项目。蛟洋镇成功创建第十四届(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乡镇。蛟洋村、中村村成功创建第十四届(2018-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东乾、华家、梅坝、坪埔、邹坑、再兴、桃源、杨梅坑、小和、丰年、苏康、文都、崇头、塘厦、再嘉成功创建第十四届(2018-2020年度)县级文明村。
今天的蛟洋,高歌猛进,正全面贯彻落实龙岩市第六次党代会和上杭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聚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蛟洋篇章。展望未来五年,该镇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经济发展、镇村品质、人民生活、文明观念、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跨越发展,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红色旅游景区 “三区一体”的闽西产城人融合、宜居宜游宜业的魅力蛟洋、幸福蛟洋。一个循环经济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红色旅游景区 “三区一体”的闽西产城人融合、宜居宜游宜业的魅力蛟洋、幸福蛟洋,将在红土地上雄奇崛起!
(傅长盛 傅松英 廖丹萍)
评论 (2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