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03-26 15:42
叶成焕(1914—1938),河南新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虎将。七七事变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团长。1937年9月,他率部挺进山西抗日前线,以坚决、勇猛、灵活的游击战,大量杀伤、消耗日军。1938年4月16日,在指挥围歼日军战斗中头部中弹,4月18日为国捐躯。2009年9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夜袭长生口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成焕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团长。同年9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山西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叶成焕率领七七二团东渡黄河,向太行山地区挺进,10月19日到达平定县城以东的石门口。这时,国民党曾万钟军一部和武士敏一六九师已被日军围困在旧关以南山地,娘子关告急。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命令叶成焕带七七二团隐蔽集结于井隆南7.5公里的于家沟,伺机而动。叶成焕考虑与日军初战,决定趁天黑,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他派副团长王近山带领三营,进入地形复杂的长生口设伏。由井陉西犯的日军,约一个中队,一进入长生口,就被猛烈的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失去还手之力。这一仗,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杀死日军四五十人。三八六旅打胜了奔赴抗日前线的头一仗。
1937年10月26日和28日,在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的亲自指挥下,叶成焕率部在山西平定县七亘村重叠设伏,以仅伤亡30余人的代价,取得歼敌400余人的重大胜利,给进犯太原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11月2日,叶成焕率部参加黄崖底战斗,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日军一○九师团300余人,击毙骡马300余匹。1938年二三月间,叶成焕率部又先后参加神头岭、响堂铺等着名战斗,有力地打击和钳制了日军,为创建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激战长乐村
1938年4月初,日军调集3万余人分九路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消灭八路军主力。4月15日,侵占武乡县城的日军3000余人,北犯榆社扑空,兵疲意沮,只得折回武乡,当日黄昏又放弃武乡,连夜沿浊漳河东撤。刘伯承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发起追击,在运动中将这股日军歼灭于浊漳河河谷。叶成焕率七七二团等部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山地实施追击。16日晨,七七二团与兄弟部队一起在武乡以东的长乐村将东撤的日军大部截住,迅即发起攻击,将日军截为数段,压缩到狭窄的河谷里。至17时,一二九师部队已将被围困于河谷里的日军基本歼灭。这时,有千余敌人从辽县来援。鉴于全部歼灭该敌已无把握,刘伯承决定以一部兵力迷惑牵制敌人,主力立即撤出战斗。叶成焕接到命令后,一面指挥部队打扫战场,装运战利品,迅速撤离;一面跑上一个高坡,观察敌人增援部队的情况,看看有没有机会消灭一部分援敌,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正当叶成焕手端望远镜观察敌情时,突然头部中弹,特务连的战士们抬着叶成焕急速向山下撤退,一路上血迹斑斑。他的神智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哎,队伍,队伍呢?”这是大家听到他唯一的一句话,也是他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弥留两天后,4月18日凌晨,叶成焕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长乐村战斗的胜利,对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起到决定性作用。此战后,日军各路纷纷撤退,围攻随之瓦解。从此,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太行山上站稳了脚跟。
无尽的怀念
陈赓在日记中记载:“4月16日。……我们英勇坚决的叶团长头部受重伤,恐有生命危险,这是我们的一个大损失。”“4月17日。今日旅部移合壁村,靠近七七二团。探视成焕,彼已不能言语,入夜特甚。奄奄一息,状至危险,令我无法睡觉。”“4月18日。凌晨1时30分,成焕光荣地牺牲了,痛心之极。今日规定的部队工作,亦受到影响。成焕平日团结干部甚好,许多干部均很悲哀,特别是他的勤务员,更是痛哭不止。下午开追悼会,七七二团全体参加,各团均派有代表,刘(伯承)、徐(向前)及肖参谋(国民党军联络军官)均到会,并作了沉痛的讲话。”
总司令朱德专程从八路军总部驻地赶赴叶成焕下葬的榆社县郝北村凭吊。
刘伯承在叶成焕追悼会上说:“叶成焕等烈士的死重于泰山,是光荣的死、永垂不朽的死。叶团长参加革命后,党培养了他,他没有辜负党的教育,终于成为一个很好的布尔什维克!”徐向前在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中写道:“叶成焕在鄂豫皖参加红军的时期,作战勇敢、沉着,善于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八路军一二九师对叶成焕的评价是:“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战百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成焕烈士遗骨被迁到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1971年,武乡县征集到叶成焕牺牲时穿过的一双草鞋,陈列在武乡革命纪念馆,1988年拨交八路军太行纪念馆。1999年5月经国家一级文物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这双草鞋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布展于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第二展厅。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