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7-03 15:48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6月29日,怀着对闽西革命老区和苏区精神的无限崇敬之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古田再出发国药控股福州有限公司干部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班的一行学员们来到闽西,在这里感知、感悟红色文化,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寻找精神源泉。
学员们穿上红军装、带上八角帽,化身为一名红四军的战士,在现实与历史的交融中深刻体会历史的厚重。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精神之‘钙’,传承好长征精神,走好‘第一步’尤其重要……”为深入学习长征历史,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培训班将学习的第一课放在了“万里长征的零公里处”——中复村。
80多年前,红九军团从中复村迈出了长征的第一步,有一份记忆叫“红军长征第一村”;80多年后,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来到这里传承长征精神,有一种担当叫“不忘初心”。
红军桥、观寿公祠……这里曾鲜活地上演过历史,这里凝聚起的家国情怀依旧炽热。站在长征的“零公里处”再次聆听80多年前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似乎还能看见当年一幕幕军民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动人场面,这种感受直击心灵。
“八十多年前中央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征,最终获得了新中国的胜利!今天,我们站在这里,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开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新长征! 大家有没有信心!”“有!有!有!”……一场特别的情景教学——长征出发壮行仪式将学员们带回到了当年红九军团从这里踏上长征之路时乡亲们拿着鸡蛋、花生、草鞋送别子弟兵的感人情境中。
正是这股强大的军民鱼水情,革命的星星之火才能成为燎原之势。昔日的战火硝烟已远去,但长征精神的大旗,必将由后人接过,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使命,必将由后人担当。
不管是过去、现在,抑或将来,有精神的指引,前行的脚步就会更加稳健踏实。
1934年的那个秋天,一场攸关红军生死存亡和中国革命前途的战役在松毛岭打响。硝烟弥漫的烽火战场,是历史留在松毛岭的红色印记。
松毛岭下,面对着长眠于此的万千无名英雄,聆听着动情的讲解,学员们禁不住热泪盈眶,陷入了对重走长征路意义所在的思考中。
指挥部旧址墙壁上,仍清晰可见的弹痕,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位到访者,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这青山松林间,学员们要寻找的正是那永远不能失落和遗忘的精神。
一路追寻,沿着先辈战斗的足迹;一路感动,为了闽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一路播撒,让红色基因永不磨灭。
6月30日一早,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古田会议会址,重走铸魂胜利路,重温古田会议精神。
授旗仪式上,军团首长话语铿锵,与大家共勉。迎风扬起的军旗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再次从古田出发开启新征程的澎湃豪情。
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全体学员高举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再一次接受党性的洗礼。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记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去。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回眸仰望,当年红军是如何从古田出发的?
如同闽西山巅的崎岖小道,造就一支新型军队的过程,不会一片坦途。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
那是南方少有的大雪天气。廖氏宗祠厅堂里,烧旺的炭火映红了人们脸庞。毛泽东的建党、建军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了全体代表的拥护。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规定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规定了红军中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的地位,规定了红军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
80多年后的今天,学员们走进古田会议会址,再次回望这段历史,重温《古田会议决议》。当年红军在古田会议精神指引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阔历程似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凝聚成学员们心中昂然前行的力量。
走出会址,大家拾阶而上,来到主席园,敬献花篮,向毛主席雕像三鞠躬,并环绕气势恢宏的主席雕像一圈,深切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才溪人民在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的指引下,大胆探索,敢创第一,使才溪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这是当年毛泽东三下才溪做调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80多年后,学员走进才溪所要追寻的精神财富。
从模范才溪的见证“光荣亭”到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学员们在感受昔日“第一模范乡”的革命传统,品味才溪光荣历史的同时,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从老一辈革命家奉行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里汲取共产党人为民情怀的精神力量。
短短几天的学习,一堂堂生动的现场教学让学员们更深刻感受到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和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大家要在工作实践中弘扬革命精神,争取更大进步的决心。带着对先辈们的追思和缅怀,大家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