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天的党性教育实践活动落下帷幕,难忘踏上那片英雄的土地时的兴奋,难忘穿上红军服的那一刻的喜悦与激动,难忘授旗仪式时的庄严与肃穆,难忘走在红军路上时行人注视的目光,难忘一路口号歌声嘹亮,难忘讲评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难忘新泉整训时领队教官的口令、汗水浸透的衣襟,难忘松毛岭的战略转移和战斗打响,难忘最佳纵队“第三纵队”的队旗高高飘扬,难忘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回想起这四天,感慨万千!这是一次重温革命历史、寻找伟人革命足迹的学习净化,也是一次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的精神洗礼,下面仅就此次朝圣之旅谈谈个人心得和感想。
巍巍青山在,铁马冰河入梦来,四天的学习,让我的思绪重新回到了那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脑海中总是萦绕着隆隆的炮声和革命前辈们前仆后继闹革命的感人画面。86年前的冬天,闽西小山村古田的一间堂屋。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炭火噼啪。出席红四军九大的120多位代表,围坐在这堆炭火前。他们虽衣衫单薄,但听着这一改变党和红军命运的报告,每个人的心中都仿佛燃烧着一团火!一团希望的火!而在这堆炭火的映照下,中国革命从此星火燎原,迎来历史拐点,踏上新的征程。
1934年10月,历史的卷轴展开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开始了。它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成就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红军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令世人敬仰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现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86年过去了,这堆炭火仍然熊熊燃烧在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心头,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彼时彼景,我想用4个字来概括—苦、实、真、坚。“苦”,即艰难困苦,红军战士的生活条件和战斗环境十分的艰苦,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千辛万苦,旧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在地主豪绅的压迫下过着牛马不如的艰苦生活;“实”,即作风扎实、实事求是,革命前辈工作作风十分扎实,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工作路线方针符合具体实际,古田会议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确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走中国革命之路,建立了人民的军队。
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切合实际,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才溪乡调查》,具体、准确地描述了才溪乡的行政区划、代表会议、此次选举、乡苏下的委员会、扩大红军、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等7个方面的情况,体现了毛泽东对底层群众生活的细致关心和细致调查,以及对苏区生产的周密安排,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真”,即感情真切、联系密切,老一辈革命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维护和捍卫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看似小事,但充分体现了红军时时处处考虑群众利益、为群众着想的理念,而广大群众也大力支持和拥护红军,妻送夫、母送子、兄弟一起参加红军的事迹比比皆是,先后有10万余名闽西儿女参加了红军和游击队,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使闽西中央苏区“二十年红旗不倒”;“坚”,即立场坚定、矢志不移,中央苏区多次受到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仅松毛岭一役,就有万余名红军战士牺牲,但革命的火种始终没有熄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这是革命前辈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和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的最好写照,正所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