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进古田会议旧址廖氏宗祠时,看着大厅内那斑斑烧痕,我恍惚看到了85年前那个寒冷的晚上,一群共产党人围在一堆柴火周围,兴奋地争论着什么,脸上不知是柴火烤的还是气憋的,满脸通红,仔细听了听,原来他们正在争论着我党我军的未来。我们又来到了协作店,这是一座西洋式的两层砖楼,现在看来,这是一座普通的老式洋楼,然而,85年前,在这幢楼的一层右边一间狭窄的房间里,一个高大的黑影正趴在案牍上,黄豆大小的煤油灯正照着一张疲惫而又坚毅的睑,他时而低头疾书,时而疑神思考。夜深了,一位乡亲将一件破旧的大衣轻轻地披在他的身上,然后又轻轻地走开,深怕打扰了他,因为这位乡亲知道,他正在思考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离古田十里之外小山沟里的一处祠堂,老师们告诉我,这叫鸿玉堂,是当年毛主席养病和指导苏区革命的地方。在这座祠堂的右廂房,讲解员告诉我,里面有一道暗门,是当年为了躲避白狗的突袭而预留的逃命通道。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年的情景:当时,毛主席虚弱地躺在床上,拉着一位苏区干部的手,嘱咐他在为农民分土地时要公平、公正,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乡亲们心疼地看着毛主席,轻轻地回答毛主席:“主席,您的话我们记住了,您就安心养病吧,我们一定把群众的土地分好!”这时,一位乡亲匆匆地走进来,紧张地说,发现村外有几名可疑的人,另一位乡亲连忙说:“大家不要慌!我带你们到后山去,那里有一处天然岩洞。”于是大家背起毛主席,爬进那座隐蔽的山洞,继续讨论着如何提高苏区人民革命积极性的办法。
培训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才溪乡,瞻仰了光荣亭、才溪乡调查会址。想当年,面对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动围剿和经济封锁,面对着党内一阵阵左倾主义杂音,毛主席坚决反对本本主义,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先后三次来到才溪乡,调查了才溪在扩大红军、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模范事迹,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一文。从那一篇篇革命史稿,一幅幅逼真情景,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了当年毛主席那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关心苏区人民生活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毛主席那对党和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胸怀,那谦虚向苏区群众学习的态度至今都值得我们认真的学习。
下午,我们来到了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在革命历史陈列馆里,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敌我作战的形势图,看到了敌我力量的对比,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革命事业的艰辛。苏区人民前赴后继,誓死保卫苏维埃的革命无畏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在本次党性教肓培训结业式上,我豪情地喝下了一大碗的米洒,拿起火炬,沿着红军街也走上了新的长征路。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坐在大巴上,从大巴车里往外看,高速路穿洞过桥,笔直而平坦,而高架桥下还看到弯弯曲曲的山路,我又仿佛看到80多年前,一群头戴斗笠,身披簑衣,背插大刀,怀着坚定的信念,艰难地走在曲折的山路上人们,他们遇到了太多的危险,他们也不知趺了多少个跟头,但是,他们紧紧地依靠群众,坚持沒有调查就沒有发言权,艰强地探索着拯救中国的光明道路,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想到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腰杆不自觉地挺直,眼睛紧紧地盯住了远方,坚信现在我们正走在民族复兴的高速路上,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这个目标了。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