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红色培训感悟
西善桥街道 张艳芳
“从古田出发,走成功之路”、“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行”,响亮的口号声言犹在耳,为期五天的古田红色党性教育培训活动却已经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之中结束了。这次培训是我所经历和所见识的培训中最特别的一次,每位参训人员全程着红军服装,在教官的带领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在参观学习中感悟,在实地体验中感知,真真切切让人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党性得到了提升。
举行开班仪式,参观古田会议旧址,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建党建军不易,瞻仰主席雕像,敬献花篮表达敬意;光荣亭前说光荣,才溪调查学方法,互动教学感悟深,素质拓展团队情;军事整训要求高,运动会中乐趣多;红军桥前深情诉说先烈革命往事,观寿祠外手举火把重走长征路途;致敬无名烈士,勇攀红军山路,上山送粮送弹,下山护送伤员;重登松毛岭战役最高地,一览方圆几百里好风光;篝火晚会各纵队使出浑身解数,军长战士党代表更加亲密融入;先烈将军上将同缅怀,古井旧居旧址齐瞻仰;共唱赞歌,交流发言,表扬先进,签字留念,顺利结业。可以说,整个培训行程安排节奏紧凑,形式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要求和作风。这是在去年生态园实训结束后参加工作一年来又一次和同一届的小伙伴一起参加的实践活动,也是全区大学生村官第一次集合在一起参加的培训,对于我们才说,既是巩固感情的机会,更是打破街道和届别隔阂相互认识、深入交流学习的绝好机会。
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与各位同仁们的友谊。不仅认识了以前完全没有任何交流的第四纵队的许谨文、张超、黄小乐还有《大学生村官报》的聂记者,以及其他纵队的同仁,与他们的交流受益匪浅。在生态园的实训让我们2014届小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日常的工作中又认识了本街道前几届的同仁,但对于全区其他街道前几届的同仁却几乎不认识,最多只是每次开工作例会的时候见见面,但对于谁是谁却并不能完全对号入座。但通过这次培训,除了未参加的村官外,对所有参加的村官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这几天的培训我们有了登山、学习、素质拓展、篝火晚会等许多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回忆,这对于我们友谊的升温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我所在的第四纵队,虽然我们是临时组合在一起,但大家都能做到共患难、同进退,在爬山时相互照顾、相互鼓励,是四支纵队中唯一一支全部登上松毛岭战役703高地的队伍,在准备节目时也是克服自身的不擅长全力以赴,最终我们纵队获得了本次培训优秀纵队的荣誉称号,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相信以后也将是我们第四纵队所有成员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其次,就是对群众、对红军、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敬意。闽西是典型的山区,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毛主席依然深入各个村庄、深入群众中去展开实地调研,甚至一个地方有多少头牛、多少只鸭都能了如指掌,毛主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而且要做到正确地调查才有发言权,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一篇篇光耀史册的文章都是在这样的实地调研后写出来的,这种严谨的写作态度对今天的我们来讲依然具有示范意义。而老区人民对革命的支持、对共产党的信任也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为了支持革命,一个又一个儿子都牺牲了还是要坚持把最小的儿子送上战场,听到这样的故事,大家都忍不住落下了眼泪;为了支持革命,把家里几年的存粮和仅有的牲口全部捐献给红军,如此不为自己留后路的无私奉献让人不得不敬佩。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仅仅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更离不开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他们值得我们点赞。
最后,实地体验式培训非常有意义。不同于以往培训时除了参观就是讲解外,体验式培训让我们有机会去真正感受当时的情境,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会留下更深刻的烙印。闽西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只是单纯的参观讲解,很容易在结束之后混淆甚至遗忘,但通过扮演红军实地体验,并把素质拓展穿插其中,不仅让整个培训行程不过于单调,又让人身临其境,真正具有教育的意义和感染的力量,这对于以后我们进行党项教育培训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在福建读了四年大学,但却在毕业之后才真正深入了解了闽西的红色资源和革命历史,可以说补上了大学所缺的最重要的一课。很感谢组织部给我们的这一次参观学习的机会,让我由内而外都有了感触,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与全区所有村官同仁的友谊,珍惜组织部对我们的关怀和厚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工作,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要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最后编辑于 2016-07-12 09:20 ]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