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11-05 11:32
今年60多歲的南昌市民譚翠蘭老人年輕時起就開始收藏關於黨史的書刊、畫報、照片等資料。記者來到她的住所看到,不大的房間就像一個小型的紅色博物館。譚翠蘭老人用她40多年來收藏的豐富書畫資料向記者展現了新中國歷史不斷發展的進程,她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讓后代銘記歷史,開創更好的未來。
老人屋內擺滿紅色書畫
走進譚翠蘭的家,記者仿佛置身於一個紅色文化的展覽館。普通的兩室一廳房,面積不大,進門首先映入記者眼帘的就是門北面貼滿的我國歷屆領導人的照片,有黑白照也有彩色照片。牆上還貼著眾多革命先烈的照片以及重大歷史事件的圖片。
在一張書桌上,記者看到了好幾本泛黃的白皮書。走近一看,原來是中國共產黨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文件匯編白皮書,從書的外觀上看得出年代很久遠了。其中最早當屬中共七大文件匯編,文字的印刷還是豎向排列的,而且是用繁體字記載的。為了查閱的方便,譚翠蘭還收藏了一本關於回顧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五大光輝歷程的書。
隨后,譚翠蘭還拿出了一本自己制作的厚畫冊,其中包括了中國共產黨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片。相片從最初的黑白到往后的彩照,在翻閱的過程中記者感受到歷史的變化。
記者看到老人房間內還堆放了大量反映歷史變化的舊報紙以及各類老書刊,僅僅書本就不下幾百本,畫冊內容也極其豐富,既有剪報也有老照片。其中光《毛澤東選集》就有四卷,最早的《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出版於1951年,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重要文獻》。
收藏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譚翠蘭老人告訴記者,她從21歲開始收集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進程的資料到現在,堅持了四十多年。記者了解到,她原是進賢縣一普通農民,隻有小學文化。當時很窮,通訊也不發達,她就從撿廢舊報紙開始收集,直到后來,她到南昌市區打工,那時有了工資就開始去書店買書,剪報等。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從別人手中發現了一本江西革命烈士名錄,她趕忙將此書買回家。她還曾向南昌八一精神研究會捐贈了珍貴的研究資料,研究會還為此寫了一封表揚信給她。
譚翠蘭告訴記者,她之所以這樣堅持收集,是出於對黨和國家的一種感恩之情。“因為國家政策,我們現在才得以住上那麼好的房子﹔因為低保政策,我曾經的婆婆在失去自己的三個孩子之后才得以繼續維持生活。因為免除了農業稅和九年義務教育的學費,我們的孩子和孫子生活才變得更美好。從解決溫飽到逐步走向小康,我們在見証著歷史的不斷進步。”同時,她也希望,后代人通過她收集的大量關於黨史的書籍、照片等資料,能夠明白自己的祖先為今天我們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