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07-29 14:10
时下,唱红歌已成为一个潮流,一种社会现象,无论身在何处,似乎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情怀,而艺术品市场中也悄然走起了“红色”道路。
就在上世纪80年代初,红色经典艺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应的对红色经典艺术的研究也在90年代后不断深入。红色经典油画作为红色经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刘春华所作的《毛主席去安源》于1995年在中国嘉德红色美术专场中以605万元成交为标志,代表着红色经典油画正式进入国内拍场。而后,红色经典油画在拍场上经过十几年的曲折发展,其价值日益被市场所接受,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红色经典美术板块的行情上涨,红色经典油画也随之水涨船高。
“红色”记忆
红色经典油画进入国内拍卖市场从1995年至今已有16年的时间,从最初几年的无人问津到2009年红色经典油画拍卖的高潮出现,红色经典油画的市场发展轨迹呈现曲折攀升的大势。笔者收集了2000年至2010年北京的嘉德、保利、翰海、华辰、中贸圣佳五大拍卖行的红色经典油画拍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0年之前中国嘉德推出3场关于“新中国美术”的专场拍卖中,红色经典油画作品上拍数量寥寥无几,除了之前的《毛主席去安源》外,其他作品的成交价格均处于较低水平。
红色经典油画在经历2003年、2004年两年的沉淀之后,开始在拍卖市场中崭露头角,到2005年随着新中国红色经典油画板块在拍场上的不断升温及学术界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拍卖公司开始注意到红色经典油画的历史意义及收藏价值,推出了大量的红色经典油画,对此,国内的部分收藏家及一些欧美国家的艺术收藏机构积极介入,红色经典油画市场也开始逐渐升温。例如2005年秋季,北京华辰推出“1938-1991:历史的主题”专场拍卖,成交金额达2313.3万元,成交率为77%,其中9件红色经典油画上拍,成交率达100%,梁照堂、李醒韬、张霭维于1974年创作的《毛主席视察农机馆》以330万元的高价成交。在2005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上,陈衍宁于1972年创作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经过30轮竞价后以1012万元成交,刷新了其个人作品拍卖成交价的最高纪录,同时在当时也创下了红色经典油画国内拍卖成交价的最高纪录。
在2006年的市场上,中国嘉德等5家拍卖行共有19件红色经典油画作品上拍,最高价为中国嘉德2006年春季拍出的马常利的《转战太行》,以280万元成交,成为“中国油画及雕塑”拍卖专场的一大亮点。红色经典作品的受关注程度在中贸圣佳推出的“光辉岁月――中国革命历史书画”专场可以看出,虽然整场拍卖均为书画作品,但是红色经典题材的创作已经成为收藏家关注的一个板块。2007年红色经典油画的价位又一次提升,2007年正值建军80周年,再加上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推进,令这一板块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2007年5月的嘉德拍场中,陈逸飞于1972年创作的《黄河颂》最终以4032万元的天价成交,成为目前价格最高的红色经典油画作品。此件作品曾于1996年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当时的成交价为128.5万港元,这表明红色经典油画的国内拍卖市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收藏家投资、收藏不可忽视的一类拍品。
2008年红色经典油画拍卖作为一只“潜力股”处于市场缓冲阶段,当年上拍数量仅为9件,成交金额比2007年有了较大回落。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2009年必然会掀起一场红色美术拍卖的热潮,果不其然,2009年多家拍卖行推出了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专场拍卖会,数件红色经典油画拍出高价。最突出的为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第47号拍品,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以795.2万元高价成交。这件作品具有明显的红色经典油画图像特征,无论题材还是历史意义方面都是红色经典油画的典型作品。另外,北京保利在秋拍中推出了“红色经典及当代艺术”专场,其中魏奎仲于1973年创作的《白洋淀上练兵忙》以134.4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这场拍卖会的最高成交价。此外,还有高潮1976年创作的《延安的晚会》以85.12万元成交,闫振铎1973年创作的《矿山之歌》以56万元成交,蒋昌一的《人学王进喜,广举大庆旗》以33.6万元成交,谭全昌1976年作《标杆》以67.2万元成交,整个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到了3237.36万元。
可以看出,红色经典油画在近10年的时间里,整体趋势呈现高低交错式的曲折发展,红色经典油画由于量少,不可能成为拍场的主流油画,但是每隔两年只要拍卖公司在适合的时机推出红色经典油画,必然成为拍卖的热点,而其单幅作品价格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p#副标题#e#
“中国热”
红色经典美术是近现代美术史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红色经典油画更是以鲜明的画面风格、题材内容诠释着特殊的历史价值。一般而言,红色经典油画以反映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这些红色政治下的产物使得红色经典油画有着特殊的历史文献意义,其价值之高难以估量。例如,样板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1976年展出后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之后被迅速翻版成各种印刷品发行,成为谈及红色经典油画绕不开的一幅名作,最终在中国嘉德1995年的拍卖会上,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以605万元的价格拍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段历史的不断深入了解,红色经典油画作为这段特殊历史的载体而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因此,在拍场中其价格也日益走俏。
对红色经典油画情有独钟的大部分藏家多以具有雄厚资产的企业家为主,这些企业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有较多的了解,他们也是亲身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他们的收藏情趣被他们的情感结构和价值体系所左右。时过境迁,他们对往日的岁月不时会涌起种种回忆,红色经典油画作为特殊年代、特殊情感的载体,兼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红色经典创作的珍藏和爱护,正是这代人对这段特殊历史的追忆与省思。因此,红色经典油画成为他们收藏、投资的重要选择。
另外,红色经典油画不仅在本土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为关注热点,在欧美国家也呈现出“中国热”的特征。2005年11月4日,创下当时红色经典油画拍卖最高成交价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就被瑞士人希克收入囊中。外国人之所以重视中国红色经典时期的美术作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艺术作品极具时代特色,特别是那段时期的艺术创作记载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状况,包括艺术家们创作作品时的思想状态、对社会的观念态度、精神状态以及作品所折射出的社会现实,都直观地表现在了艺术创作中。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