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2-13 16:06
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顽强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天安门广场的建设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钟,北京天安门广场30万人,隆重举行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在这前一天,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为新中国首都的中心。
开国当天,毛泽东、周恩来对彭真讲:要把天安门广场改建成为人民喜爱的地方。毛泽东还讲:新中国人口众多,要把天安门广场修建成为规模宏大的广场。
北京市委、市政府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从开国时起,一直非常重视天安门广场的扩建。早在筹办开国大典期间,修缮工作就开始了。原来的天安门广场东西长365米,南北宽125米,东西两边有长长的红墙“千步廊”,中间有540米长、65米宽的大道,形成一横一竖的“T”字形,北部东西有两座“三座门”。10月1日之前,将广场上积了几十年的垃圾全部清除,杂树荒草全部铲平。装修了天安门,在御河桥两边修建了观礼台,在广场北部中间新建了新中国国旗台,竖起了第一根高22米的电动国旗杆。
开国的那一天,毛泽东就在这里按电钮升起了庄严美丽的五星红旗,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开国头几年,每逢五一、十一都举行盛大的检阅、游行和庆祝晚会。为了使检阅、游行队伍畅通,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加盛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拆除了东西“三座门”、“千步廊”,把广场面积从7.5公顷扩大到11.3公顷,将天安门前的石狮、华表向东西移宽,装修了天安门、观礼台,使广场改观。1954年10月1日举行了盛大的检阅和游行,庆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
50年代中期,北京市委着手设计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程。1956年10月10日北京市委开会讨论规划时,彭真提出,关于天安门广场的大小问题,现有三种方案,30公顷、40公顷、50公顷(不包括广场上的建筑用地)。他认为广场“势必要大一些,不能太小。因为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能说世界各国还没有这么大的广场,我们就不能有,什么都跟在人家后边走。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考虑。”
天安门广场的扩建时机成熟了。1958年8月,党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决定为了迎接国庆10周年扩建天安门广场,建设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等10大建筑。彭真从北戴河打电话给刘仁、郑天翔等,传达了中央决定,指示由刘仁、郑天翔、万里组成10大工程领导小组,立即从财力、人力、物力及设计和施工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北戴河会议一散会,彭真赶回北京,向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负责同志传达中央的指示。彭真说:为了纪念国庆10周年,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鼓舞全国人民的革命干劲,党中央决定在北京扩建天安门广场,建设包括能够容纳一万人开会、五千人参加宴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的大会堂等十大工程。这件事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北京市委、市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定,抓紧筹划,要广泛邀请全国和北京市的著名专家精心设计。一定要组织好施工队伍,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如期完工,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绝不能出差错。
彭真亲自抓天安门广场的设计和施工。他说:“天安门广场是首都的中心,首都人民的集会场所。这次改建、扩建天安门广场,一定要设计好。如何设计,我向毛泽东同志作了请示,他指出:要反映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庄严宏伟,气魄要大,使它成为能容纳一百万人集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前的马路要一百几十米宽,马路上的电线要改为地下,有轨电车要换为公共汽车。路面要修得坚固,要经得起最重的坦克通过。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公安街,西至西皮市大街。广场西面建设人民大会堂,东面建设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东西相距为五百米。”彭真委托刘仁、郑天翔等率领设计、施工人员到广场测量,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进行具体设计。设计方案经过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审查批准后施工。广场长880米、宽500米,面积由原来的11.3公顷扩大为40公顷,北面的马路扩建为1000米长、80米宽,能够同时通过120列的游行队伍。
人民大会堂设计与施工
彭真当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对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和施工非常关心。他多次对具体领导这一工程的赵鹏飞、沈勃谈话。他对沈勃说: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思想要继承发扬我国建筑的风格和传统,要同天安门、故宫、正阳门、前门相统一,同时要吸收外国的一切好的东西。古今中外一切好的、优秀的东西,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外表到内部装饰,都要反映出中国的传统,使中国人民喜闻乐见。他特别讲道:在封建时代搞的建筑体现“惟我独尊”,资本主义国家搞的建筑大都采用拜物教的建筑手法。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人民大会堂要体现“以人民为主”、“物为人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工人、农民一进大会堂,不仅感到庄严雄伟,同时也要感到自己就是建筑物的主人,不能使人走进大会堂像走进故宫那样有压抑感。
他多次嘱咐:十大工程的设计方案制定出台,要向周恩来总理请示汇报,请他审查。他是国庆工程的总设计师。他多次对负责施工的赵鹏飞讲:工程质量一定要保证,十大建筑是建国以来首都最重要的建筑,是显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建筑,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定要精心施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人民大会堂建好之后,其坚固程度要不亚于故宫,要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迎接国庆10周年的十大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解放军和各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如期完工,工程质量在严格把关、监督、检验之下,全部合格,保证了国庆10周年各项庆祝活动的顺利进行。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天安门广场新建的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建筑风格形式虽与天安门城楼不同,但却是有机的和谐与统一,在建筑艺术上是一个创新。东西两组建筑长300米、宽174米,与880米长、500米宽的天安门广场配合得很协调,相得益彰。外国广场与周围建筑物高的比例为1:2,1:3,1:4,我国宫廷广场的比例空间为1:10,显得比外国广场开阔。天安门广场扩建后,天安门高与广场之比例长为1:12.9,人民英雄纪念碑高与广场宽比例为1:11.5,两边建筑物高与广场宽之比例为1:12.5,这样的比例使广场显得舒展开阔,气魄宏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设计要求。
1959年10月8日,为了庆祝十大工程胜利竣工,感谢十大工程和密云水库的建设者,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在新建的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宴会。周恩来总理出席了宴会。彭真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天举行宴会,是为了感谢大家。宏伟壮观的十大建筑10个月建成,密云水库拦洪工程的胜利完成,是获得解放、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奇迹,表现了他们伟大的创造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40年前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及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建筑,为天安门广场1976年和1998-1999年两次扩建奠定了基础。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