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11-08 10:45
1月9日 华中工委发出《关于执行中国土地法大纲工商业政策的新指示》,强调保护工商业者财产及其合法经营不受侵犯。
1月10日 华中大学在盐城举行开学典礼。
1月20~26日 和曹荻秋一起,代表华中工委参加了在徐州贾汪召开的华野前委扩大会议。23日听取陈毅在会上传达中央政治局1月8日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定。
1月25日 扬州解放。溱潼、高邮、海安、泰县、泰兴、六合、如皋、启东、靖江、海门等县相继解放。
1月27日 华中工委发出通知,各地新解放城镇凡入口1万以上,以及不满1万、但是有战略意义或政治影响的市镇,收复时均应建立军管会,实行军事管制。
2月2日 南通解放。
2月上旬 和曹荻秋一起在徐州向饶漱石、张鼎丞、曾山汇报了华中党组织在敌后两年多的艰苦坚持,包括武装斗争、土地改革、救灾、支前参军、纪律整顿等方面的情况。张鼎丞、曾山都肯定了华中在敌后斗争中的成绩,也指出在土改复查后期产生的一些"左"的做法。
2月11日 华中工委决定筹组3个常备担运团,随苏北兵团渡江南下,每团配备担架500副,担子1000副,计4200人。
2月13日 华中工委决定成立苏北渡江支前委员会,设置渡江船只管理局,要求各地筹集粮食l58万担,动员临时民工75000人。
2月15日 淮海战役总前委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建议江苏省暂不成立省委,分别组建中共苏北区委员会和中共苏南区委员会(以下简称苏南区党委),苏南区党委以陈丕显为书记。
2月16日 向华东局作华中工委2月份综合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一、淮海战役全胜以后苏中在1948年12月情况之变化;二、接收城市工作;三、物价问题;四、渡江支前准备工作。
2月17日 苏北支前司令部在泰州成立。贺希明任主任,钟民任政委。在渡江战役中,苏北地区共动员民工166万人,其中随军民工123000余人;供应粮食2.2亿斤,动员船只2万余艘,修路、磨面、做军鞋无法一一统计。
2月18日 在贾汪参加华东局召开的会议,听康生传达毛泽东的四项口头指示,主要精神是强调要花大力气学习政策。
2月20~27日 主持华中工委在淮阴郊区召开的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央1月8日政治局会议决议和华东局对华中工作的指示。出席会议的有华中各地党政军负责同志。会议围绕上级交给华中的支前、扩军、调干、生产等项任务,进行布置落实。渡江前夕,华中又有35000余青壮年参加了解放军,在原来地方武装的基础上,新组编了4个警备旅。工委还抽调了两批干部集中培训,第一批3100人、第二批3000人,在渡江前,即配备好苏南区党委、行政公署、军区及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地委,无锡市委和各县的军政主要干部。
2月27日~3月3日 华中工委召开青年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今后青年工作的任务是:动员广大青年参加生产支前,并以城市为重点,在工厂、学校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3月18日,华中工委又作出《关于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好建团工作。
2月 调到华东支前司令部工作,任副政委,并继续负责华中工委的工作。华东支前司令部由傅秋涛任司令,曹荻秋任副司令,宋任穷任政委,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地的支前工作。
3月初 在淮阴华中工委驻地与管文蔚一同会见奉命打入江阴负责策反工作的华东局社会部科长王征明,就策动江阴要塞起义发出具体指示。
3月8日 中共华中工委将《关于苏南情况简报》上报中共中央华东局、淮海战役总前委,周恩来指示,将材料印发七届二中全会与会人员。
4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南军区在苏北泰州市塘头镇成立。苏南军区机关由苏北军区机关的一半人员和山东南下干部一部组成,下辖华东警备第六、第七、第八旅及两个特务团、一个教导团。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