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11-02 10:55
1月5日 日伪军在苏中四分区实施"高度清乡",采取高度分散兵力、警特混编等办法,深入抗日根据地构筑据点,分割封锁、机动"清剿",使根据地军民面临极为严重的困难。四分区军民以新的斗争策略,组织精干武装,以变应变,速战速决,打击日伪机动部队,并派出短枪队镇压特务、叛徒、奸细;开展反抽壮丁、反自首、反伪捐等斗争,使敌人的"高度清乡"计划破产。到4月底,四分区斗争形势已基本好转。
1月12日 与钟期光一同携款数百万元送到军部,并与赖传珠谈苏中形势。
1月28日 苏中区党委向华中局报告,并通知苏中各地委,关于苏中四分区因敌人"清乡"造成的百万难民的救济办法,应以四分区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为主,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一部分难民移到二分区东台、台北和一分区高宝地区。华中局复电认为不够妥善,区党委即放弃移民计划,集中力量组织全苏中各阶层人士广泛募捐救济,各级党政军机关带头捐献,"清乡"圈内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的生活困难。
2月10日 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决定,以抗大九分校为基础,创办苏中公学,粟裕任校长,管文蔚任副校长。
2月 苏中区党委作出决定,从2月起,以政权改造为中心工作,在乡选比较普遍的地方,进一步实行区选。
同月 苏中区党委发出《开展节约运动的指示》,要求各级组织有效地开展最大的全面节约运动,与贪污浪费展开无情的、普遍的、深入的斗争。
2月下旬 苏中区党委在今东台县三仓召开五届扩大会议,部署当年工作。会议研究决定,在淮安宝应的涧河沿线发动以夺取车桥地区为目标的攻势作战。
3月 在苏中区党委于东台县三仓召开的五届扩大会上作了两个报告:一个是《半年来苏中整风工作检查与今后如何进行整风工作》,另一个是《关于整风问题的总结》。在前一个报告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意见:"一、今后整风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办法,创造适合各地区、各对象的各种新办法,包括区党委、地委、县区级干部,各根据情况分成甲乙丙三组,也可采用抽调受训在职整风等办法。二、必须培养骨干,研究典型。三、加强联系实际,领导反省。四、必须进行打通思想,特别是打通各级党委各级部门负责同志的思想。五、必须首长亲自动手,加强核心的领导。六、必须不断地克服整风中的困难,争取今年完成整风任务。"在后-个报告中,代表区党委,针对苏中党组织状况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3月5日 苏中军民取得车桥战役大捷。是役,新四军第一师在苏中苏北结合部淮安县东南的车桥,歼日军三泽大佐以下460余人,生俘日军24人,歼伪军500余人,为抗战以来华中新四军歼灭日军最多的一役。这一胜利,揭开了华中局部反攻的序幕。
3月8日 苏中区党委作出《关于本年度完成整风的决定》,要求"采取多种办法,下最大决心,保证完成整风任务".苏中大规模整风运动开展起来。
3月11日 粟裕、叶飞、陈丕显联合致电饶漱石,回答饶漱石对苏中抗日军民发动车桥战役的指责,申述组织车桥战役的理由。
3月16日 苏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东台三仓河地区迁驻宝应县射阳油坊头一带。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司令部设在吉家舍,苏中行署设在朱廒墩。陈丕显与粟裕均住古家舍。
4月上旬 和管文蔚一起参加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在盱眙黄花塘召开的各根据地和各师负责人整风会议。
4月8日 苏中区党委根据群众工作的新形势作出决定,要求经过夏秋季工作,"不再有假减租现象存在,要普遍彻底的实行减租,普遍发动群众,开展查减运动".
6月1日 苏中区党委作出《开展夏季对敌全面攻势的决定》,要求全区军民在六、七两个月中,开展夏季全面攻势,打破日伪"扩展清乡"阴谋,攻占日伪薄弱据点。全区军民响应区党委的号召,连续出击,使敌人处于到处挨打的困境。
11月16日 长子陈小津出生于江苏宝应。
11月 苏中区党委决定在苏南丹北中心县委的基础上成立苏中第五地委,将苏南澄锡虞中心县委与苏常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苏中第六地委。
冬 苏中县以上干部整风运动学习基本结束,取得较大收获。由于受康生发动的"抢救失足者"运动的影响,运动中出现了一些"左"的偏差。为此,苏中区党委曾于11月发出《纠正整风偏向的指示》,指出,"必须纠正单纯防奸的偏向,立即纠正整风中各种过左的过火的做法。"整风运动按照中央的正确方针政策健康地向前发展。
12月27日 根据中共中央发展东南地区的指示和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的决定,苏中区党委书记、新四军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率一部分部队及地方干部渡江南下。一师副师长叶飞任苏中区党委书记,陈丕显仍任副书记。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