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01-05 11:20
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骁勇善战,是令日伪统治者闻风丧胆的抗日志士。东北光复后,他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为新中国的成立呕心沥血,最后以生命的代价实践了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一、反攻东北,进驻哈尔滨
1945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然而,胜利之后的中国将何去何从?关乎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较量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展开。在这场关乎中国命运的复杂斗争中,争夺东北对于国共两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哈尔滨是北满地区的重要大城市,也是东北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它南通旅顺、大连,东连去朝鲜的牡丹江至图们江线,北接北安省以及佳木斯北线和东线的铁路干线。这里曾聚集过三十三个国家的十几万侨民,设立过二十四个国家的领事馆,建埠以来各国列强纷纷在这里注入资本,开设工厂、商店、银行等,把这里作为争夺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因此,接收、解放和巩固哈尔滨,对于解放东北全境甚至全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早在1945年6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会议上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把我们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蒋介石也深知东北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国民党军队远离东北,一时难以迅速占领这一地区。此时,在苏军的帮助下,迅速占领东北各战略要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刻不容缓的任务。
苏联对日宣战后,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与苏军共同完成了对东北全境的光复,中国共产党以苏军驻各战略要点卫戍副司令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建军、建政等各项工作。抗联将领李兆麟也以苏军驻哈卫戍副司令的身份积极投身到建党建政的工作和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
1945年10月1日,滨江省政府在哈尔滨成立,谢雨琴任省长,李兆麟任副省长。李兆麟利用与苏军协同作战和拥有合法身份的有利条件,一面配合苏联红军维持地方治安,着手接管日伪政权,肃清敌伪残余势力,建立民众团体,恢复社会秩序,振兴贸易和安定民生。一面发展党的组织,组建了中共松江地区委员会,抓紧时机建军、建政。他还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驻哈办事处并任主任,积极筹集武器装备,迎接和转送党中央派往北满、西满地区的大批军队和干部。1945年10月中旬,中共滨江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钟子云为书记,李兆麟等为委员。
李兆麟首先帮助钟子云会见了苏军驻哈最高负责人、远东红旗第一军事委员会主席斯莫林科夫少将,转达了中共中央代主席刘少奇希望苏军在建党、建军、接受政权及武器、物资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予以帮助。此后,李兆麟积极协助配合中共滨江工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建政建军工作,他以滨江省副省长和卫戍司令部副司令的身份为中共滨江工委在哈尔滨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建立人民武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当时,苏军虽然对哈尔滨实行了军管,但社会秩序仍十分混乱。为尽快稳定市内的社会秩序,巩固胜利成果,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发动群众、建立武装、接收政权、收集物资"的指示,在中共滨江工委的领导下,李兆麟同苏军接管当局协商后,以滨江省政府的名义,成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哈尔滨市保安总队,并接收一部分苏军控制下的日本军需品仓库,解决了队伍的武器装备问题。他还召集哈尔滨的绅士开会,成立"哈尔滨市保安总队后援会",组织爱国人士捐款,以解决保安总队财政和物资上的困难。人民武装的建立,不仅镇压了地痞流氓和不法分子,而且打击了国民党当局派遣的敌特分子,清剿了哈尔滨南部的土匪,维持了哈尔滨的正常秩序,保护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0月24日,李兆麟又以省政府的名义任命周维斌为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张晓岩、刘世范等为分局长;同时撤消国民党建军头目舒秋石、赫文苏的局长、副局长职务。为了争夺宣传阵地,李兆麟指定中共党员张观担任省政府宣传科科长,负责哈尔滨广播电台工作,同时任命赵乃禾为中方电台台长。在李兆麟的支持和关心下,中共地方党组织相继在哈尔滨创办了《松江新报》、《哈尔滨日报》等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组织了工会、妇联、学联等群众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在李兆麟与中共滨江工委的共同努力下,我党基本控制了苏军管制下的哈尔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p#分页标题#e#
二、为和平民主而战
1945年11月,哈尔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驻哈苏军为履行《雅尔塔协定》,提出让中共领导的军队和公开的党、军领导机关立即撤出哈尔滨,并要求我军不要在有苏军驻守的地区与国民党作战,准备把政权交给国民党接收。李兆麟等亲自与苏军驻哈部队的主要领导人斯莫林科夫交涉,但是没有结果。11月23日,中共北满分局和我党政军机关及人民武装部队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12月底,国民党当局接收大员杨绰庵、关吉玉等来到哈尔滨接收政权。由于哈尔滨实际政权仍然掌握在苏军手中,接收大员到达哈尔滨后无法真正实施政令,于是就一方面利用民众中存在的"正统思想"和苏军在纪律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大肆宣传反苏反共;另一方面,四处收罗惯匪、兵痞、日伪特务等秘密建立地下军、杂牌军和特务组织,积极策划暗杀和破坏活动。在日益严峻的政治形势下,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的决定,留在哈尔滨的李兆麟辞去了滨江省副省长的职务,以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的公开身份继续与国民党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李兆麟的领导下,中苏友协以合法群众组织的形式,在国民党反动派最猖獗的时期,成为北满分局和哈尔滨市委的秘密指挥部,掩护北满分局和哈尔滨市委开展各项工作。
北满分局和松江省委退出哈尔滨后,以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为根据地,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和进行土地改革。此时,正值冬季来临,我军过冬物资出现短缺,影响剿匪斗争的顺利进行。北满分局将筹备物资的任务交给了李兆麟。李兆麟一方面与苏军沟通,争取苏军的援助,多次从城里日军留下的军火库中运出大量武器弹药,武装驻郊区部队;一方面动员各界人士,为部队筹备过冬物资和资金,动员医务界的爱国人士捐献手术器械、医疗设别和药品等,以解决我军医疗上的困难。
为了加强宣传工作,李兆麟坚决制止了国民党当局接收哈尔滨广播电台的企图,使电台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李兆麟通过电台,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实现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的方针政策,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李兆麟通过中苏友好协会创办了《北光日报》,以无党无派、不偏不倚的中间立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反动罪行,以启迪群众。
李兆麟还利用一切会议和接触群众的机会,根据党的政策,不放弃争取国共两党继续合作的努力,同时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蒋介石在和平烟幕下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妄图消灭共产党的阴谋。他利用座谈会及个别交谈等方法,向爱国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广泛团结各阶层的爱国民主人士和大批进步青年。
李兆麟还积极参加各种群众集会。1946年2月,哈尔滨市青年和知识分子代表大会召开,李兆麟以中苏友好协会会长身份,代表我党公开宣传中苏友好和苏军帮助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功绩,宣传我党我军艰苦斗争的历程及我党建立新中国的主张,揭穿蒋介石假民主真独裁的反革命面目,号召各界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讲话博得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赞扬,共产党的威信在群众中日益提高。当时,李兆麟是唯一一位在哈尔滨以公开身份进行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北满分局陈云、市委书记钟子云的领导下,利用他在哈尔滨人民中的威望,公开地同国民党接收大员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反动面目。为此,军统特务对李兆麟恨之入骨,将其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一号人物。
三、血沃北疆
穷凶极恶的敌人策划了多种谋杀李兆麟的方案。
早在1945年9月,国民党军统特务滨江组组长张勃生就将李兆麟列为暗杀对象,他说:"滨江省副省长李兆麟在省内各地布置工作,发展中共武装部队,他是我们斗争的目标,在必要和适当的时机,可以对他采取行动。"为了达到暗杀的目的,张勃生布置特务监视中苏友好协会驻地,伺机暗害李兆麟。张勃生被捕后,滨江组总务科长何士英和别动队队长阎钟璋多次密谋暗杀李兆麟。1945年12月8日,敌人曾把当时《哈尔滨日报》的干部李钧误认为李兆麟,杀害于中苏友好协会门前。
哈尔滨市委领导和情报部门的同志都十分关心李兆麟的安全,多次提醒他说:"从最近得到的情报看,敌人正千方百计地想谋害你,希望你一定要多加小心。"但是,李兆麟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说:"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唤起人民的觉醒,我的死也是值得的。"1946年3月8日,哈尔滨各界妇女召开了首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庆祝大会。会上,李兆麟号召妇女要走出家门,走上社会,加入革命斗争的行列,争取自由解放。他的讲话与国民党"省长"和"市长"的陈词滥调针锋相对,赢得了妇女同胞一阵阵的热烈掌声。会后,国民党市长秘书孙格龄对李兆麟说有推选国大代表的重要情况要汇报。但因李兆麟下午的活动已事先安排,便说改时间再谈。午后,孙格龄又给李兆麟打电话称事情紧急,请他务必于9日下午三四点钟到水道街9号。李兆麟当即允诺。#p#分页标题#e#
第二天,即3月9日下午1时左右,李兆麟到南岗车站街(今红军街)1号中共哈市委秘密驻地开会,两三点钟的时候,他向市委书记钟子云说自己事先安排了一个约会,就先行离开了。路上,汽车出了故障,警卫员帮助司机修车,李兆麟便乘报社唐景阳的马车回到中苏友好协会。已经快到约定的时间,车子还未修好,警卫员也还未回来,李兆麟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贻误党的工作,于是在办公室的日历上匆匆写下"下午三时应邀去水道街九号商定国大代表"几个字,便一个人去赴约。
水道街9号距中苏友好协会不过百米,李兆麟穿过街道来到哈尔滨第一中学对面的这座小楼,刚进去,孙格龄就迎了出来,将李兆麟引进二层楼的一间民房。刚开始,李兆麟还不知道这是一间国民党特务周密布置的房间,刚喝了一口含有剧毒的茶水,立刻发觉不对。孙格龄忙说再换一杯,即走到房间门口,用事先约定的暗语向厨房高声说:"再换一杯吧!"这时埋伏在厨房的几个杀手窜了出来。身材魁伟的李兆麟只身同敌人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加之药性发作,昏倒在地。凶残的敌人在他的头部和胸部连刺7刀,这位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了14年的抗日民族英雄,就这样惨遭国民党暴徒的杀害,时年三十六岁。
噩耗传出,中外震惊。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于3月16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共产党员李兆麟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分子暗杀的消息。东北抗联将领周保中、冯仲云等为失去亲密战友而失声痛哭,在同一天联名通电,要求"缉惩暗杀李兆麟将军的凶犯,追究主谋……"解放区的广大群众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和集会,抗议国民党特务的法西斯暴行。
李兆麟牺牲后,哈尔滨各界人士成立了李兆麟烈士善后委员会。为纪念这位抗日民族英雄,决定将道里公园改称兆麟公园,将李兆麟遇难的水道街改名兆麟街,以志纪念。3月24日,哈尔滨各界人民怀着悲愤的心情,为李兆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和安葬仪式。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从此这座美丽的城市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在纪念抗战胜利一周年之日,哈尔滨市民同时举行了李兆麟墓碑落成典礼。碑上镌刻着"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十一个金光闪闪大字饱含着哈尔滨人民对李兆麟的崇敬之情。
人民不会忘记李兆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做出的贡献。他用鲜血擦亮了人民的眼睛,唤起了群众的觉醒,他的事迹永远激励着后人沿着英雄的足迹,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