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7-21 15:14
战争年代,枪林弹雨,不少熟识的战友中会说笑、会吃会走的一个大活人,陡然间被敌人的枪弹击中,便长眠青山密林中。每每遇此情形,马泽迎总是沉痛难过得睡不好觉。对战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化成满腔的怒火、杀敌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1934年初冬,时任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卫生队指导员的马泽迎,跟随部队踏上了迢迢长征路。湘江之战,他冒着枪林弹雨把满身是血的伤员背在肩上,飞行疾走,待转移到安全地带交给医师后,又转身不顾生命危险地冲上战场,继续抢救伤员。就这样来来回回,一个一个伤员背回来,弄得他满身是血,累得他气喘吁吁。他以为自己的辛苦挽回了二十多个同志的生命,使二十多名伤员摆脱了危险。到吃晚饭时,他双臂痛得不能端饭碗。同志们夸奖他是救人英雄,他只是笑笑,说:“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我应尽的义务,比起倒在前方牺牲的先烈,我还差得远呢。”
一天,部队遇到敌人阻击。一场激战过后,有位满身是血的伤员被抬进了卫生队。担架队员焦急地对马泽迎说:“马指导员,这位伤员流血过多,昏了过去!”又指着伤员怀里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不安地说:“那是他的儿子。”马泽迎毫不迟疑,即令医生抢救。伤员苏醒过来后,声音微弱地说:“我不行了,把药品留给其他的伤员吧。我,只有一个请求,这孩子命苦,他妈妈在突围时牺牲了,这孩子就交给......”说罢,便断了气。一双满怀希望的眼睛直盯着马泽迎。马泽迎理解这位战友的临终嘱托,便把孩子背在身上继续长征。那时,敌人前堵后追,天天都要行军打仗。既要冲锋陷阵,又要保护和抚养婴儿,无疑增加了许多的困难。行军时,他把孩子背在背上;宿营时,他又像母亲一般地把孩子搂在怀里。为了那孩子,马泽迎常常把自己那份少得可怜的干粮,一口口嚼烂,然后嘴对嘴地喂给孩子。此情此境,令战友们感动落泪,大家纷纷省下干粮让给孩子。孩子的喂养是解决了,但每当休息时,战友们可以倒地入睡,酣然入梦,马泽迎却还要放下身上的孩子,让他拉屎拉尿。这对一个尚未成婚的男子来说,真是超压的肩上又加了件重物,添加了压力,多了件辛苦事。过雪地时,马泽迎怕孩子冻坏,便拆开自己的棉袄掏出棉花,给孩子亲手缝了件单薄的棉衣。由于他的精心照料和抚养,这孩子虽然瘦成一把骨头,但终究活过来了,跟随部队到达了陕北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