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1-26 09:04
1950年6月,美国政府出兵干涉朝鲜内战,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燃烧到中朝边境。为了保障新生的共和国的安全,同时应朝鲜劳动党的请求,10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志愿军采取了轮番作战的战术。1951年2月,第十六军作为第二轮的战斗主力,离黔北上,准备入朝作战。由于战事的需要,十六军进行了临时建制,第六十二军一八六师、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也并入十六军,范阳春仍然担任军政治部主任。
当时,美军装备先进,志愿军的装备根本不能与他们相比,也缺乏与美军作战的经验,后方运输也供应不上,各种困难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干部战士产生了畏难情绪。对此,范阳春不断深入到基层到连队,找干部战士促膝谈心,一方面说明情况,解释问题,使大家认清困难,正视困难,另一方面鼓励大家战胜暂时困难,勇敢地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战斗任务。在朝鲜,有一个关于范阳春重视中朝友谊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1952年11月9日,在上甘岭战役的一次激烈战斗中,十六军的一名战士身负重伤,被迫抬下火线。此时,敌机的又一轮轰炸开始了。抬担架的是朝鲜的当地百姓朴在根等人。他当机立断,扑在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罪恶的炸弹。他牺牲了!他的鲜血和志愿军伤员的鲜血汇集在一起,分不清你我,更象征着中朝人民血浓于水的世代友情。
范阳春听到这个消息,沉痛地说:“这是朝鲜人民的罗盛教呀!”他指示十六军,给烈士家里送去慰问信、奖旗和鲜花,同时要尽可能地解决烈士家庭的困难。根据烈士的家庭情况,十六军决定给烈士家里盖一座新房子。很快,得救战士所在排的副排长李财章带着18个战士,带着工具来了。经过紧张的劳动,不到两个星期,一座长12公尺宽5公尺多的房子就盖好了。房子共分三间,左边是灶房,右边是客室,中间是卧室,卧室里修的是朝鲜式的通炕。门前用木板铺起了走廊,房前还用篱笆围了个长方形的院子。他们不会做朝鲜式的门窗,村里的两位木匠金奎星和李泽烈就放下自己手头的活,赶着做了5个门3个窗。新房子朴素大方,比起烈士家原来那间直不起腰的破旧房子,简直是天壤之别。
房子建好以后,范阳春决定搞一个捐房仪式,顺便以此作为一个绝好的政治工作教材。于是,11月24日,在百忙之中,十六军政治部主任范阳春来了。他手捧写着“朴在根烈士之家”的金字红匾,向朴在根烈士的遗孀、一个勤劳朴实的朝鲜妇女李玉善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作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范阳春指挥战士们恭恭敬敬地把金字红匾挂在门楣上。
战争结束以后,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来到了朝鲜。慰问团第四总分团副团长张志一代表中国人民向朴在根烈士家属敬献了鲜花和礼物。
为了表扬烈士的伟大精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特地授予朴在根烈士“一级国旗勋章”。烈士所在里的人民委员会经常派人到他家去看望,解决烈士家属的困难,村里的人也非常关心他家的生活。烈士所在的洗浦郡的人民委员会为了永久纪念朴在根烈士,成立了“朴在根生产班”,一共13个人,选出“三级国旗勋章”获得者金智九为班长,因为他生前和朴在根共抬那个志愿军伤员的担架,而且也同时负伤。金智九曾经对范阳春说:“我亲眼看到朴在根同志为了抢救中国人民志愿军伤员而牺牲,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使我非常感动。我一定要向他学习,把生产班领导好,保证今后在国家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中起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朴在根同志。”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刚刚从朝鲜战场浴血奋战归来的第十六军政治部主任范阳春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来还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