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1-15 10:29
萧萧落木映愁云,克敌拔寨梦中寻,千军缟素皆痛哭,古来难得上将军。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上将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萧克29岁当红军最年轻方面军领导人,百战之身不失儒雅风范,千军之帅仍具书生意气。 萧克好读书,善思索,阅览过大量中外名著,即便在沙场运筹帷幄、指挥鏖战间隙,仍手不释卷。不仅如此,他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一个久历戎马的人,从事文学创作,似不可思议,但萧克却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腹有诗书气自华”,好读书,善思索者,自然气宇不凡,自然可以运筹帷幄,自然可以为千军之帅。想来自有其中道理,而如今的年轻人,有几人养成了“好读书,善思索”这个好习惯。 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在半个世纪之后出版了,作者萧克也从一个30岁的青年变成了81岁的老人。1991年的春天,《浴血罗霄》被评为茅盾文学奖荣誉奖,84岁高龄的萧克和当代作家刘白羽、路遥等一起走上了领奖台。这是对作者本人及作品本身的肯定,也是对这部小说成书的奇特经历的褒扬。 《浴血罗霄》的创作始于一本苏联小说《铁流》。萧克读完《铁流》,感慨万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我们经历的战争,远比《铁流》里写的要复杂得多,精彩得多。他决心拿起笔,以第四次反“围剿”时期罗霄山脉红军一支小游击队伍的成长历程为故事主线,展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兴起,记录我军早年的辉煌业绩。《浴血罗霄》由此在战火中萌芽。 创作过程非常艰苦。在那个年代,战争极其残酷,环境十分艰苦,萧克作为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公务繁重,没有时间去搞创作。时间有限,他就利用夜间和其他可以利用的间隙写作;资料缺乏,萧克就全靠自己的记忆;没有稿纸,萧克就用办公纸、书信纸。艰苦也好,贫穷也罢,都没有阻止萧克的创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仅是对萧克本人也是对革命军队在好不过的描述。 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稿,萧克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奋笔疾书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想一想现在的青年,做一件事情都喜欢以没有时间搪塞,萧克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见缝插针”的难度估计是新世纪青年们难以理会的。 解放后,让萧克想不到的是,历经战火而幸存下来的小说手稿会给他们带来横祸。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萧克那尘封了近20年的书稿被用作批判他的资料。“文革”时,萧克和他的小说又一次在劫难逃,但萧克并没有因此而倒下。能成就大事者,往往都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更可贵的是,他会用这种积极的心态影响其周围的人,一起努力,挺过难关。 离休以后,萧克致力于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笔耕不辍,主编大量巨著,并被聘为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为共和国培养大批军事教学人才。“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萧克一生奋斗不息,真正做到了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 萧克年轻有为,戎马一生,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功成之时,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敏学好思,以其学识、胆略、坚韧成其名。任过的职务,参过的战役,受过的荣誉不计其数。戎马生涯不弃笔,历经磨难不停息,著作等身,留名青史,是一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想,这每一项都足以我们学习一生,受用一生。 呜呼!唯有学之以缅怀! |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