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福建省古田红色教育服务中心欢迎您!
学员登录
|
学员中心
|
收藏本站
首页
中心介绍
中心动态
培训动态
培训课程
培训资源
红色教育
领导关怀
红色时政
红色记忆
历史博览
红色视频
英模事迹
领袖故事
闽西英烈
红色诗词
红色书画
红色书籍
红色精神
红色歌曲
研究精萃
红色收藏
红色福建
红色广东
红色江西
红色讲堂
红色访谈
红色圣地
学员园地
学员相册
培训图片
画册展示
培训视频
学员心得
学员反馈
学员动态
培训班级
培训视频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功绩存青史 风范留人间--纪念江华同志诞辰100周年
红色古田
发表于 2009-10-05 00:00
2007年8月1日是江华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江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党务工作和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
2007年8月1日是江华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江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党务工作和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为浙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一、执政为民,建设浙江
1949年5月初,江华从东北奉调入关南下,8月任中共杭州市委书记兼市长,杭州市警备司令、政委;1951年7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1954年8月起任省委书记(第一书记)、省军区政委和党委第一书记。江华在浙江战斗、工作19年,连任三届省委书记(第一书记)、两届省政协主席。他将人生最宝贵的壮年奉献给了浙江。
江华在担任杭州市委书记兼市长期间,按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工作方针,领导全市人民大力巩固人民政权,积极恢复发展生产。在城市,开展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斗争,荡涤旧社会的积垢,整顿市场秩序,稳定物价,稳定社会,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帮助企业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开展剿匪反霸、减租征粮、土地改革和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民主政权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彻底摧毁了潜伏的反动党、团、特残余组织,胜利完成土地改革,全市经济恢复发展明显,城乡秩序趋于稳定,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江华在主持浙江省工作时期,团结省委一班人,认真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发动和依靠党员群众,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领导全省人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浙江。
1956年7月,江华主持召开中共浙江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首次提出:要从本省实际出发,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上来,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努力提高科学、文化和技术水平,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会后,省委根据党的八大精神,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
江华经常强调:革命是为了建设,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让物质丰富起来,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吃得好、穿得好。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把它天天记在心上。为此,江华殚精竭虑。
江华领导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从省情出发,把发展农业放在突出位置。他把浙江国土资源的特点概括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还有海域一大片",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省委一班人共同确定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水田一起抓的方针。他在全国较早提出并努力实施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江华主持浙江工作初期,由于中央从战备角度考虑,基本不在东南沿海地区投资,因此,浙江的工业建设发展缓慢。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发表后,江华和省委一班人抓住机遇,作出了大力发展地方工业的战略决策。此后又提出了地方工业要"为农业服务、为人民生活需要服务、为国家的工业服务和为出口服务"的方针,确定了浙江发展工业的目标就是七个字:打下基础练好兵。在江华和省委的领导下,浙江地方工业得以长足发展。
为了把浙江建设好,江华还特别重视各级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建设。他认为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走群众路线,认识论是最根本的,要抓住这个根本的武器,武装干部,提高干部。为此,在他的倡导下,省委从1955年到1963年,每年举办一期领导干部学哲学读书班,时间一个多月,成员从地市领导干部扩大到县级领导干部。通过大抓干部的理论学习,使干部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关注民生。在江华的带领下,浙江的干部能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能反映实际情况,崇尚实干,不讲空话。江华为浙江培养了一大批坚持走群众路线、求真务实的干部。
二、情系"三农",终生不渝
浙江曾是典型的农业省,解放后农村人口持续增长,占全省总人口的80%以上。1949年至60年代初,全省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5.4%,种植业产值又占农业总产值的近70%。由此,江华提出"要着重理解毛泽东同志一贯教育的农业的农字、农民的农字、农村的农字"。他说,"我们过去搞革命,依靠农民,依靠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今天搞建设,也要以农业、农民为主体。"因此,江华总是把"三农"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列入省委、省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在他的领导下,省委集体也非常注重"三农"问题,集中相当精力抓实、抓好这项工作。由此,浙江农业发展一直走在前列,深受毛泽东、党中央赞许。
江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与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讨论制定。《纲要》中的不少内容是在总结浙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如关于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12年内粮食亩产达到400公斤的指标,棉花(皮棉)亩产根据各地情况从17.5公斤分别增加到30公斤、40公斤和50公斤,都是以浙江已经达到的先进水平为依据的。此后,江华为全面实现《纲要》目标,统揽全局,真抓实干,取得了优异业绩。
--确定重点,狠抓基地建设。根据全省54%的粮地面积、约60%的粮食总产量以及70%的商品粮集中在23个县(市)的情况,江华和省委提出了全面规划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23个重点产粮县、8个棉花基地县,以及一定数量的油菜、麻、生猪、蚕桑、茶等基地县。江华多次强调,抓农业基地要坚持水利先行、肥料紧跟、改革耕作制度、绿化保土的方针。通过基地县建设,特别是重点产粮县的建设,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纲要》主要指标,保证粮食、工业原料和副食品的供应以及改善人民生活都起了重要作用。
--改良土壤,推广良种,实行粮食耕作制度改革。在江华的组织指导下,1958年至1960年,全省开展了土壤普查,摸清了土地家底和适种作物等,编纂了《浙江土壤普查志》。此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造低产田工作,共改造低产田421万亩,平整土地230万亩。为改变浙江连作稻种植少、旱地只种一熟的现状,江华和省委决定改革粮食耕作制度。通过试点,在全省因地制宜地推广连作稻和旱地三熟制,打下了改革耕作制度的良好基础,使浙江的粮食生产走上了"多种、高产、多收"的道路。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江华还提出种子改良的具体意见:要学习广东和江苏、上海等地的经验。从1959年开始,浙江先后引进并大面积推广种植广东、江苏的矮秆稻,全省粮食亩产量又获新突破。为促进各地平衡增产,1964年,江华要求省有关单位,认真总结绍兴东湖农场全年三熟的稳产高产经验,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江华十分重视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特别是兴修水利,改善排灌设施。全省在举办大型水利工程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兴修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到1966年,全省修建了水库、山塘12000多座,其中大中型水库47座;增加机电排灌动力56万马力,机电排灌面积达到1300余万亩;新建和加固江堤、海塘4600多公里,建成3孔以上水闸328座;建成水电站935处,装机75.4万千瓦;旱涝保收面积增加到近1200万亩;还广泛地疏挖拓浚河道,培修圩围等。大批水利工程的建成,显著提高了防洪排涝的能力,这不仅为粮食丰产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保障了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治山治水,上山下海,推进农业全面发展。江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第一把手,要认真落实省委制定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他经常强调"治山治水要统一起来,以治山为主,造林种草就是蓄水,寸径树可蓄斗水。"他每到一地,看到山丰林茂,山清水秀,牛羊成群,鸡犬相闻,就高兴;看到荒山秃岭,毁林开荒,牲畜稀少,就批评。1962年冬,他在温州、金华农村作了20天的调查研究后,进一步提出要在努力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把"上山下海"作为农业的主攻方向,为农业发展找到广阔前景。
--围绕农业办工业,号召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江华特别注重围绕农业办工业,建立支农工业体系。同时,十分重视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江华以省委名义于1957年5月4日,向毛泽东、党中央呈送了《关于从发展农业生产看社会主义建设的协作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努力解决农业和工业、商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协作问题。毛泽东予以充分肯定,作了两次批示和一次讲话。中央办公厅将此报告转发全国,《人民日报》给以全文刊载。在江华和省委的组织号召下,全省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制订服务农业生产的规划,并切实付诸实施。
在江华及省委的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浙江1966年全省粮地复种指数达159.3%,粮食亩产437公斤,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到334公斤,成为全国第一个超《纲要》规定指标的省份,这是浙江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浙江作为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省份之一,在只占全国约1%的土地上,不仅养活了占全国约4%的人口,而且还每年向国家上交原粮,成为对国家贡献很大的省份。
江华直至年过八秩,还念念不忘"三农"。他把自己在浙江农村视察调查,与干部、农民座谈"三农"问题的思考,或写信向中央领导反映,或当面探讨,寻求发展之策。江华的"三农"情结终生不渝。
三、发展工业,奠定基础
江华在重点抓"三农"的同时,也不放松对工业的领导。江华任省委副书记不久,根据浙江实际,提出了继承中发展,立足全国大局,大力发展地方工业的指导思想。在1954年1月省委召开的全省第七次工业会议上,江华指出,必须加强党对地方工业的领导,把发展地方工业与国家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在支援国家重点建设的同时,相应地积极发展地方工业,以满足当地人民需要,补助国家国营工业之不足。江华这一地方工业发展思路,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共识,开创了地方工业发展新格局。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江华敏锐地抓住进一步发展地方工业的大好时机,提出大力发展地方工业,重点发展关乎国计民生的工业的思路。1956年7月1日,江华代表省委在浙江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尽可能迅速地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实现,积极地、有计划地去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为了打好地方工业基础,解决浙江钢铁供应的燃眉之急,1956年2月,江华等省委领导作出了"大家紧紧裤腰带,一定建个钢铁厂"的决策。浙江钢铁厂、绍兴钢铁厂筹建期间,江华亲自研究建设规模,踏勘选址,落实所需物资,倾注了很大精力。1957年11月26日,绍兴钢铁厂一号高炉正式投产。江华豪迈地说:浙江从未有过近代钢铁工业的历史,现在,永远地结束了!这是浙江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胜利和重要贡献。
浙江化学工业基础很薄弱,农化产品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经江华提议,在毛泽东、陈云的关心支持下,195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浙江建设化学联合企业(现"巨化")的方案。在该厂筹建期间,江华予以高度重视,指派省委、省工业厅有关领导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亲自过问该厂的领导班子建设,要求有关部门调配得力干部,组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为此,省委组织部精选抽调了十余名厅局级干部,3名总工程师、33名工程师,以加强"巨化"中高层领导班子的配备。因国民经济调整,"巨化"合成氨工程面临缓建下马之虞,江华据理力争,建设得以马不停蹄。1962年11月,"巨化"合成氨分厂建成投产。江华由衷地赞叹:我们自己能生产化肥啦!
在发展地方工业、抓好重大建设项目的同时,江华非常重视工业建设的宏观政策问题。为了鼓励发展地方工业,江华提出了新建企业归县管、利润5年不上缴、产品由各县自己分配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为了保证地方工业健康发展,江华很关注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发展变化。针对1958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扩张较快的问题,江华即于1959年提出:1958年大发展,今年就要加强整顿、巩固、提高工作,提高质量,这是规律。
在发展地方工业的过程中,江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紧紧围绕农业办工业。在他的倡导下,浙江兴建了一批水电、化肥、农药、钢铁、水泥、机械制造,以及棉纺、丝绸和其他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初步建立起支农工业体系。
江华为发展地方工业呕心沥血。杭州汽轮机厂、杭州轴承厂、杭州制氧机厂、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等许多企业,都是他提议、争取和领导下建设发展起来的。从1956年到1965年,浙江建立了以冶金、化工、电力、机械为主的一批工业企业,开辟了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硅酸盐工业、无机和有机化工(包括化肥、塑料制造)、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制造、气体分离设备制造、农业机械制造、电子工业等新的工业门类,并批量生产出许多浙江从未生产过的、为工农业和各个经济部门的技术改造所必需的新产品。地方工业的建设,优化了经济结构,为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求真务实,关注民生
江华在领导浙江工作期间,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省委在作出重大决策或重要部署之前,江华总是先进行调查研究。
江华重视调查研究,认为改正缺点、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调查研究,认清问题,找出办法,从现象上去找本质、找规律。每次开完省委重要会议,江华就要下基层,一去半个月,一转半个省。他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农村。他在参与制定《纲要》的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为中央提供了可信的参考数据。
在调查研究中,江华很注意下基层蹲点。1957年,他到仙居县蹲点两个月,了解农民闹退社的原因。以后,他每年都下去蹲点,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真实情况。1961年,江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月6日、8日,两次向亲临杭州、指导中央调查组工作的毛泽东汇报退赔、自留地、生产队规模、公共食堂、虚报浮夸、调查研究等问题。毛泽东予以肯定。随后,他又蹲点反复调查,得出大多数食堂已经阻碍生产发展,影响了党群关系的结论。从而给毛泽东写报告,建议解散农村公共食堂,分口粮到户。报告中的一些意见后被《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所采纳。
通过调查研究,江华对省情了如指掌,因此,他敢于坚持实事求是,说真话、办实事。当中央提出大办工业的方针时,江华认为浙江条件还不具备,只能大力协助支持,不能大办。有一次,江华和省委领导如实向毛泽东汇报了个别县因缺粮饿死人的问题。毛泽东说:"你们胆子大,浙江死人很少,你们敢讲,有的省死人比你们多都不讲。死了人应该如实汇报嘛!以便查清原因,防止出现类似情况。"江华等同志回答:"我们工作没有做好,再隐瞒就错上加错了。"毛泽东感慨地说:都像你们这样实事求是,就不会饿死这么多人啰。为此,毛泽东还派人到绍兴调查粮食产量情况,证实所报属实。后来,毛泽东在全国七千人大会上批评了报喜不报忧的问题,表扬浙江比较老实。
对于"大跃进"中的"浮夸风"、"放卫星"等现象,江华很不以为然,尽量控制浙江不要放大"卫星"。对于人民公社化中的"一平二调"等问题,江华很是痛恨,认为这是剥夺农民的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纠正、退赔。1960年7月3日,省委转发中共金华地委上报的《上华等公社重犯"一平二调"的错误》等3个材料,要求各地以此教育干部,认真批判和纠正"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此事受到中央重视,并将文件批转全国。江华求真务实的精神品格从中可见一斑。
江华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目的就是让农民富起来,怕农民富起来是穷光荣思想,是要不得的。所以他非常关心农民利益,爱惜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世纪60年代初,江华多次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不许公社和生产大队向生产队提取机动粮或另立项目增任务,要保证不降低社员口粮。1960年8月26日,江华向中央反映了重点商品粮地区存在的问题,建议适当削减这些地区的粮食征购任务、降低农业税,调高上交商品粮额度较大地区的粮价。1961年起,省政府决定调整粮食购销政策,全面提高粮食统购价格,幅度达21.8%。同时,稳定粮食征购任务,3年不变,形成制度,延续至70年代。每年大秋以后,江华都一再要求各地不卖过头粮,保证农民有储备粮;同时抓好小秋收,增加农民收入。1965年,经济调整取得一定成效后,江华依然强调:生产增加,群众生活也要搞好;农村集市,不能取消;为了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群众,要适当地改革省内的一些不合理规定。到196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57年的86.8元增加到133.5元,人均口粮由277公斤增加到308公斤。
五、暮年壮心,不懈求索
1983年,江华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职位上退了下来。此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到杭州工作、学习和休息。从1994年到1999年辞世,江华再次长住杭州。浙江是江华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常说:"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
暮年江华,进取不已。他将全部余热用到了学习、思考、总结方面,开始了新的不懈求索。
江华晚年的思索,侧重于总结党的执政规律。1985年1月,他提请浙江省委尽快组织编写《浙江省的三十五年》,据此思考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从2月到5月,江华在杭州多次召开座谈会,请浙江有关老同志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反省教训。这不仅提供了许多翔实史料,而且使与会者深受启迪。1986年,江华摘除白内障手术后,双眼重获光明。从4月到7月,江华加快工作进度,连续到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地,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请"文化大革命"前担任过地、市、县领导工作的一些老同志座谈,总结20世纪50、60年代浙江各方面的工作。每次座谈会,他都强调,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不夸功,不讳过。
通过回顾总结浙江的历史,思考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成败得失,1994年7月1日,江华写下了长期思考的结论:"初搞革命难,夺取政权更难,巩固胜利难上难",并将其题赠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江华同志强调,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为了从理论上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江华晚年作出重读经典的计划。1998年初,他读完《毛泽东选集》后,又开始重读《资本论》。他计划一年读一本,三年读完三大本巨著。1998年他读完了第一卷,边看边思考,书中写下了很多眉批,笔记中留下了很多深邃的思考。1999年他日渐病重,卧榻不起,吸着氧气,还研读不已。最终因病危只读了第二卷的大部分,计划戛然而止。江华是读着马克思主义书籍,寻求真理投身革命,又在追求真谛中走向人生终点。
江华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永垂青史;他求真务实、关注民生的工作作风,永留人间。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条:寻乌革命烈士古柏感人的战斗生活
下一条:江华同志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
评论 (
0
人参与
)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站编辑
红色古田
追寻伟人足迹,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
文章:5413
福建省古田红色教育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597-3608160
人才招聘
传真:0597-3608162
主办单位:福建省古田红色教育服务中心 备案号:
闽ICP备16015366号
版权声明:本站内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培训咨询
售后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座机
0597-3608160
魏老师
19996873968
返回顶部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