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06-10 15:39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穿越时空,排山倒海,依然沸腾着我们的血和气?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壮烈激越,从不磨灭,苦难中走来又激昂着远行?
一代代中华儿女,永远铭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代代华夏子孙,永远传唱段段响彻寰宇的民族强音!
巍巍太行,俊秀壮美!
无数英雄诞生于此,无数精彩传遍中华,一曲《在太行山上》雄浑激荡,一曲《在太行山上》将中华民族不屈轮廓勾勒得完美无瑕……
太行山,地势险要,具有重要军事战略意义,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
此时,华北抗战形势日趋恶化,八路军三个师分别深入太行、吕梁和五台等山脉建立抗日根据地,作为抗战战略基地。
1938年4月,日军向晋东南进攻,企图摧毁太行山根据地。
然而,根据地军民成功粉碎敌人进攻,一举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
同年7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桂涛声联手合作,试图用艺术的形式记录和反映那段烽烟滚滚的英勇岁月,颂扬为民族独立与自强浴血奋战的根据地军民。
歌曲要充满朝气、把抒情旋律与进行曲旋律相结合,使之充满战斗性、现实性,彰显革命浪漫主义瑰丽色彩———这是二位作者创作的灵魂所在!
于是,我们拥有了《在太行山上》,于是我们从《在太行山上》听到了八百里山峦中游击健儿吹响的冲锋号,看到了抗日军民浴血的战斗生活……
冼星海曾在《创作札记》中如此描述汉口首演时的情景———“听众大声喝彩,要再唱,一次不够,两次不够,三次还不够,最后台上台下一起唱。”
随后,它传遍全国,太行山游击队以它为队歌,随处可以听到唱着这首歌的老人、小孩,歌词“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成为最响亮的战斗号角!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听吧,震撼、激昂、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在耳旁回响,迸发而出的是抗日军民革命激情,荡漾着的是庄严肃穆和博大的民族之魂!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