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福建省古田红色教育服务中心欢迎您!
学员登录
|
学员中心
|
收藏本站
首页
中心介绍
中心动态
培训动态
培训课程
培训资源
红色教育
领导关怀
红色时政
红色记忆
历史博览
红色视频
英模事迹
领袖故事
闽西英烈
红色诗词
红色书画
红色书籍
红色精神
红色歌曲
研究精萃
红色收藏
红色福建
红色广东
红色江西
红色讲堂
红色访谈
红色圣地
学员园地
学员相册
培训图片
画册展示
培训视频
学员心得
学员反馈
学员动态
培训班级
培训视频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邓子恢献策解救农村危机
红色古田
发表于 2009-08-10 00:00
中国农民是小私有,从几百代祖宗传下来的,就是以户为单位的单干。他们梦寐以求的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中国农民是小私有,从几百代祖宗传下来的,就是以户为单位的单干。他们梦寐以求的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经过土地改革,农民们都有了自家的土地,他们精耕细作、省吃俭用,劳动热情非常高涨。勤劳致富,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土改后农民的心愿。农民作家赵树理说农民只有个体经济的积极性,的确是真知灼见。
搞互助组,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和产品的分配权仍然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是说,土地属于自己,种什么、怎么种还是自己说了算,自己土地生产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除照章纳税外全归自己。自己是主人,是“老板”。参加了互助组,组员们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确实能够解决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增加产量,对大家都有好处。因此,广大农民都欢迎互助组。
初级社是“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虽然土地的所有权还归农民自己,但是经营权和产品的分配权却归社干部了。也就是说,种什么,怎么种,农产品怎么分配等等,都是社干部说了算。农民自己只是每天上班,听候干部分派干活,由“老板”变成了“打工的”。因此,大部分农民,尤其是土改后生活变富了的农民,对入社都抱着观望态度:看入社后能增加收入,就入;否则就不入。积极入社的只是极少数的两种人。一种是土改后生活水平下降、卖掉一部或全部土地的农民,尤其是那些因为好吃懒做而变穷了的人。他们感到入社是绝处逢生,又遇到救命的“第二次土改”了,、真是大恩人;还有一种人,就是有些政治头脑的精明人。他们看到“共产”是大势所趋,这个社早晚得入,晚入不如早入。听的话、跟走,当个办社的积极分子,争取当上社干部。因此,他们宁可在经济上吃点亏,也积极带头入社。像后当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就是这类人的代表。关于他的迹历史后面再向读详细介绍。
动大办农业社,中央把建社指标分配给省,省再派给地区,再派给县,再派给乡,这样层层加码下压,谁敢怠慢。于是,乡和村干部只好依靠两种人当积极分子,用各种方法逼迫农民建社入社。
建社后,这些积极分子中的许多人当上了大大小小的社干部。他们入社的积极性本来就不是什么“社会主义积极性”,而是合伙平产的平均主义积极性。他们对先富起来的农民早就看着眼红,盼着“第二次土改”,阿弥陀佛,终于盼来了。新社一成立,他们就闹“平产均分”,揩中农的油:一是把土地的报酬定得低低的,有的地方规定土地和劳力的分红比例是“一三七,二二八,三年归大家”,即第一年三七开,第二年二八开,第三年取消土地分红;二是规定耕畜、车辆、大型农具一律折价入社,有的地方把农民的菜园、山林等也折价入了社。作价又低,归还年限又长,实际上是无偿剥夺。中农们祖传的十几亩、几十亩好地,全家几年间起早贪黑、省吃俭用攒了几个钱,买下的耕畜、车辆、农具,就这样几乎被无偿剥夺去,岂能甘心情愿?可是,逼迫你入社,不入又不行。于是,他们头入社就卖牲畜、车辆。卖不掉,就宰杀掉吃肉,劈了当柴烧。入社后,见到他们平素瞧不起的好吃懒做的人,有的居然成了他们的“老板”,对他们颐指气使,坐享其成,自己全家多年辛勤劳动的成果被共了产,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可是,大权在干部手里,阶级斗争的紧箍正套在你的头上,你有啥办法?只能消极怠工。也有被逼急了的,豁出去,就闹着退社。贯彻总路线,强行征购过头粮,逼迫农民搞入社大冒进,再加上水灾,这些天灾一起压在了农民头上。农民生产消极,粮食减产,怨声载道、啼饥号寒,他们用各种方式泄不满,进行反抗,引起了社会动荡不安。仅浙江省的农村就生了多起农民闹退社、请愿、骚动事件。1955年初春,农村的形势已经非常紧张,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已经受到严重影响。
1955年春季以来农村中出现的紧张情况,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粮食征购过多,一是农业合作化的步子过快。农民不仅被逼入社,还被逼卖粮。这样双管齐下,如何受得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主席和邓子恢有着不同的思路。主席的主张是,在粮食问题上向农民让步,减少征购数量,以缓和同农民的紧张关系,以便在农业合作化方面加快步伐,增加农业生产,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用主席的话说,以减少粮食征购换来个社会主义。主席始终认为,只有实现农业合作化,才能增加农业生产。邓子恢的看法不同,他主张在合作化问题上向农民让步,以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生产,解决粮食问题。他认为,造成农村紧张,当前最突出的因素是粮食问题,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合作化运动中的问题,出乱子主要是在合作化的急躁冒进方面。从这时开始,主席同邓子恢等在对农村形势估计和农业合作化方针上,意见分歧加深。
邓子恢对农民的心态和特点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他一直主张合作化运动要照顾小农经济的特点,要从小农经济的现状出,稳步前进。他主张,办农业社,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一是要有好的干部,懂政策,会管理,公道,能干;二是群众的觉悟,即他们看到了合作社的优越性,自愿的入社;三是要适合生产力的展水平,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他主张,要办好农业社,先要搞好生产,让每个社员的收入都要比没入社时多;其次,要贯彻自愿原则,要用增产增收的优越性吸引农民,决不可强迫命令;二要贯彻互利原则,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搞好贫农和中农的团结,不能揩中农的油。他主张,宁可少些,也要好些,办好一批,巩固一批。决不能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急躁冒进。
遗憾的是,邓子恢的这些正确主张没有被主席真正的重视和接受。当农村合作化矛盾激化、形势紧张,需要“擦屁股”的时候,主席就请出邓子恢;当形势好转时,主席就又急于求成,批判邓子恢的稳步前进。
邓子恢通过亲自下去调查、派调查组、听各地汇报等途径,很快就掌握了农村的真实情况。他心急如焚,1955年元旦刚过,他就向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反映了农村的紧张形势,献计献策解决农村危机。他建议合作化运动应该控制展,着重做好整顿巩固工作。中央很快采纳了邓子恢的建议。
1955年1月10日,签了由农村工作部起草的、经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当前的合作化运动,应基本上转入控制展,着重巩固的阶段。对那些准备不足、仓促铺开的地方,例如河北和浙江个别县份就有此种情况,……允许已有的社数和社员户数作必要的、合理的减少。
1月15日,中央又出《关于大力保护耕畜的紧急指示》。
2月,中央召开财经会议,决定调整粮食统购指标,要“进一步加强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新老中农的团结”,要对中农让步。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形成《中央、国务院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于3月3日出。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条:邓子恢整顿农业社
下一条:邓小平倡导“一国两制”构想的“奥运模式”
评论 (
0
人参与
)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网站编辑
红色古田
追寻伟人足迹,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
文章:5413
福建省古田红色教育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597-3608160
人才招聘
传真:0597-3608162
主办单位:福建省古田红色教育服务中心 备案号:
闽ICP备16015366号
版权声明:本站内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培训咨询
售后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座机
0597-3608160
魏老师
19996873968
返回顶部
评论 (0人参与)